淳美女性范

位置:首页 > 情感 > 阅读

贪嗔痴什么意思

阅读6.33K

贪嗔痴指的是非得到不可的执念、发脾气、对是非善恶无法明辨。

贪嗔痴什么意思1

贪嗔痴,佛教中称为“三毒”,是毒害我们人生幸福和健康的罪魁祸首。以下是简单介绍:

贪——指贪财、贪色、贪吃、贪睡、……等等心理和言行。如果这些贪心严重,一生必定没有幸福可言。

嗔——指仇恨、怨恨、愤怒……等等心理和言行。如果嗔恨心重,一生的快乐和幸福就大打折扣。

痴——主要是讲不明佛理。也指不明道理,以及种种愚昧的心理和言行。

以上是简单介绍,请学习法师讲经具体了解。

贪嗔痴的意思是什么

嗔就是生气的意思,痴也称之为愚痴。不明事理,是非不分,称为痴。

1、嗔详细介绍

就是生气的意思,生气有很多种类,比如人家骂我们,不能忍受,起嗔心,继而将矛盾升级。虽然有时我们表面上不声张,内心不舒服了也是一种嗔。嗔与贪刚好相反,贪是遇到快乐的境,我们拼命追求和贪恋;嗔是遇到不快乐、不喜欢的境,我们要抛弃它,但又丢不了,所以嗔。

2、痴详细介绍

痴也称之为愚痴。不明事理,是非不分,称为痴。不明事理就是对世间的因果道理不知不觉,比如人是怎样来的?死后怎样去?我们统统不理会,不以为然,甚致嘲弄他人对此有兴趣等都是痴。对于真理、自己与他人能修行解脱等不相信,感到好笑或无知,都是痴的表现。

还有一种愚痴就是对是非不分明,人家跟我们讲对的',我们以为是错;人家跟我们讲错的,我们却以为讲对。总之,自以为是,过于执迷于自我的一切都为痴。

贪嗔痴什么意思
  

佛家三念:

1、“贪”是指陷于色、声、香、味、触等五欲之境而不离的心理活动。佛教认为,“贪”是佛教修行的大敌,是产生一切烦恼的根本,所以将贪列为根本烦恼之一,并将“贪”与“嗔”、“痴”等一起作为有害众生修行的“三毒”。

2、“嗔”又作“嗔怒”、“嗔恚”等,指仇视、怨恨和损害他人的心理。佛教认为对违背自己心愿的他人或他事物生起怨恨之情,会使众生身心产生热恼、不安等精神作用,对佛道之修行是十分有害的。因而佛教把嗔看作是修行的大敌。嗔恚是三毒中最重、其咎最深的,也是各种心病中最难治的。

3、“痴”又作“无明”,指心性迷暗,愚昧无知。“痴”既为一切烦恼之所依,因而自然也就成了根本烦恼之一。而且它是随顺其他诸根本烦恼共同起着作用。佛教修行的目的就是要消灭无明,断灭痴愚。

佛教说的贪嗔痴什么意思

佛教说的贪嗔痴意思是:

1、贪:就是自己喜欢的,希望它越多越好,永远不失去。

2、嗔:就是自己不喜欢的,便拒绝,反对,如果有人做了自己不喜欢的,就生气发火。

3、痴:就是不了解宇宙中的一切都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一切事物都不会永恒,从而想去抓住自己贪爱的,想去抗拒自己所不想要的,而宇宙万物根本就是在一定条件下存在,在一定条件下消失,根本没有一个可以抓得住的东西。由于这种愚痴,才产生了贪爱与嗔恨,自寻烦恼。

“贪嗔痴”什么意思

贪是指染著于色、声、香、味、触等五欲之境而不离的心理活动,《大乘义章》卷五说:“于外五欲染爱名贪。”就是指的这个意思。佛教认为,众生生活于世间,以眼、耳、鼻、舌、身等器官与外界相接触,产生色、声、香、味、触等感觉。这些感觉能引起众生的利欲之心,因此叫做五欲。于此五欲执著并产生染爱之心,就成为贪。因此又以贪与爱为同体异名。

嗔又作嗔怒、嗔恚等,指仇视、怨恨和损害他人的心理。《大乘五蕴论》中说:“云何为嗔?谓于有情乐作损害为性。”《成唯识论》中则说:“嗔者,于苦、苦具,憎恚为性,能障无嗔,不安稳性,恶行所依为业。”嗔是佛教所说的根本烦恼之一,与贪和痴一起被称为“三毒”。

痴又作无明。指心性迷暗,愚昧无知。《俱舍论》中说:“痴者,所谓愚痴,即是无明。”佛教认为,众生因无始以来所具之无明,致心性愚昧,迷于事理,由此而有“人”、“我”之分。于是产生我执、法执,人生的种种烦恼,世事之纷纷扰扰,均由此而起。因此痴为一切烦恼所依。《唯识论》卷六中说:“于诸理事迷暗为性,能碍无痴,一切杂染所依为业。”又说:“诸烦恼生,必由痴故。”

贪嗔痴什么意思2

轻松祛除贪、嗔、痴三毒。玩着学佛。即可解脱,自在。

去除贪嗔痴的方法很多,适合自己的就是最轻松的。不容易去除,只是没有找到合适的自己好方法,下面大概说几种,看看有没有合适自己的。

第一种用禅。禅的意思是宁静思考,专业术语叫静虑,从而达到自我升华。

比如雕刻大师,书法大师,词曲作家等等。他们的心灵宽广,恬淡安静,爱与哀愁都已释然。患得患失的心已不复存在。如天空的白云,超然物外,如此那般的祥和安静。岁月如梭,内心沉淀,宁静致远,质朴无瑕。平常的心,行云流水。

一开始,他们一定不是这样子的。虽然他们不一定修行,但是这样的工作,造就出了这样的心态。这就是禅的其中的一种表达。这就是禅的自然净化的.作用。

第二种是对治。六度万行,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用布施对治贪,用持戒,忍辱对治嗔,用精进、禅定、智慧对治痴。

不念佛、法、僧,必念贪、嗔、痴。这就是对治的放法。这种方法就是对自己比较狠一点。

第三种舍去。从实际生活中开始思考,贪嗔痴给自己带来了多少灾祸与麻烦。同时又给自己带来了多少烦恼。然而这些烦恼都是自找的。

贪嗔痴什么意思 第2张
  

嫉妒别人是嗔,痛苦的是自己,现在流行话,羡慕、嫉妒、恨。求不得,是贪,痛苦的是自己。

而这些的痛苦都源于一个“痴”字,痴迷而不能看透现实的表象。贪嗔痴既然使自己这么的烦恼,为何不舍弃,而回到那个快乐的自己呢!

第四种不稀的。人这一辈子,要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与自己想要的无关的东西,要抛之脑后。人的一生总的来说,就是想要幸福快乐。由于贪嗔痴给自己带来了不快乐,那么得不到的时候,就不要痛苦。得到是为了快乐,得不到就不快乐。

既然得不到,就要告诉自己要的是幸福快乐。那么就不要强求,得不到就当不稀得要,就可以了。反正强求,自己不开心不幸福。

第五种与别人做比较。别人在怎样好,但他不信佛,将来依然在六道轮回里。虽然自己今生不一定完美,但来世可以解脱,所以自己比别人强,比别人福报大。

也可以把自己当成菩萨,知道众生很苦,不再与众生计较。这样贪嗔痴就慢慢减少了。

第六种信仰西方极乐。自己将来有一个好的归宿,今生只是一个过客。没什么可计较的,没什么可贪,可嗔,可痴的。再说贪嗔痴也是往生净土的阻碍。一切都罢了。

这六种只是小小的一部分方法,如果真想祛除贪嗔痴,就不要把这些当成心灵鸡汤,不要说什么孔乙己。这不是自我安慰,自我欺骗,这就是修行。这是在净化自己心灵,之后会找回真正的自己。

心纯净,行至美。如果真正的做到了,之后看透现实的表象,娑婆世界即是琉璃之所。

南无阿弥陀佛!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