淳美女性范

位置:首页 > 情感 > 动物

养鹦鹉对人的危害

动物1.26W

养鹦鹉对人的危害,养鹦鹉很容易感染一种叫做鹦鹉热的传染病,而外鹦鹉有很强的破坏力极强,鹦鹉如果一直叫,会成噪音污染,以下分享养鹦鹉对人的危害。

养鹦鹉对人的危害1

1、鹦鹉有很大的噪声污染。虽然鹦鹉的叫声很好听,但是如果鹦鹉一直叫,会造成噪音污染。尤其是晚上主人睡觉的时候,鹦鹉不停的叫,会影响主人的睡眠

2、鹦鹉有很强的破坏力极强。鹦鹉的嘴十分尖锐,而且力量很大,有时在不注意让它自己在家中四处乱玩的时候,主人家的各种用品都会遭殃,鹦鹉又特别好动。小到餐桌上的食物,大到衣服、皮鞋、电线、手机、电脑等,稍不留神就会被咬得面目全非。

3、会有病菌感染的危险。饲养鹦鹉以后,家里的环境污染会加剧,这里面说的'不仅仅是室内的环境,而且包括你家里的空气污染,主要来自宠物排泄物,这些排泄物有细菌,有病菌,所以对家里人的健康也不利。

养鹦鹉对人的危害
  

4、养鹦鹉很容易感染一种叫做鹦鹉热的传染病。其实这种病主要是容易在鸟类之间传播,但也可以传染给人。感染后,经常出现发热、头痛、肌肉酸痛、咳嗽等。

5、鹦鹉的羽毛含有一些细菌,很容易导致主人的一些呼吸道疾病,如哮喘、咳嗽等。

养鹦鹉对人的危害2

养鹦鹉对人的巨大危害:

第一,养鹦鹉是很容易感染一种传染性疾病的,叫做鹦鹉热。这种病其实主要是在鸟类之间比较容易传染,但是也会传染给人。一般传染后往往就会发烧,头痛,肌肉酸痛,咳嗽之类的,所以养鹦鹉的时候一定要注意。

第二,主要是鹦鹉叫声太大太吵,会影响到自己的休息,甚至邻居也会受到影响。

第三,鹦鹉经常会梳理羽毛,会造成羽粉的脱落。抖落下来的羽屑会引发皮肤病虽不大会得严重皮肤病,但是可使皮肤瘙痒、螨虫感染等也是一种皮肤病。空气中也会漂浮很多绒毛,如果被吸入,肯定是对健康不利的。有的生病的鹦鹉身上会带有传染病或寄生虫,人类接触后也会致病。

养鹦鹉对人的危害 第2张
  

鹦鹉的喂养方法

1、鉴于鹦鹉有用舌舔物的嗜好,笼具和栖架不能用消毒液处理,最好是用热水冲洗后置于阳光下曝晒消毒。

2、不要给鹦鹉细沙石, 吞下太多对胃囊有不良影响,甚至死亡。

3、钙片和墨鱼骨对所有鹦鹉都很重要,尤其是灰鹦鹉。如果你想供应钙水,请先查询鹦鹉兽医有关份量。

4、鹦鹉每天大约需要25-30分钟的阳光。在户外的`时候,应该给它一个阴凉的地方。比如说,感觉热的时候可以避开,你也可以在室内安装一个灰尘全光谱灯,距离鸟笼不超过三英尺。记得定期换灯,因为全光谱灯长期使用可能会失效。

养鹦鹉对人的危害3

养鹦鹉对人的巨大危害如下:

1、鹦鹉很容易感染一种叫做鹦鹉热的传染病,这种病主要是在鸟类之间传播,但也有可能传染给人。人在感染后会出现发热、头痛、肌肉酸痛、咳嗽等状况。

2、鹦鹉如果一直叫,会成噪音污染。特别是晚上,特别是晚上,如果鹦鹉不停的.叫,会影响主人的睡眠。

3、鹦鹉羽毛中会带有细菌,如果经常抖动羽毛,很容易导致主人的一些呼吸道疾病,如哮喘、咳嗽等。

养鹦鹉对人的危害 第3张
  

养鹦鹉避免危害的方法

1、注意环境卫生:在养鹦鹉的过程中,要对笼子、栖架和鹦鹉接触的其他物品要经常清洗消毒,以免产生细菌。

2、注意食物卫生:食物要保证干净,否则会引起消化系统问题,甚至中毒。

3、注意室内温度:鹦鹉适宜生活在5-35℃的温度里,当鹦鹉不适应室内温度时,体质会下降,免疫力会变差。

养鹦鹉对人的危害4

可能会感染“鹦鹉热”。

“鹦鹉热”是一种被称为“衣原体”的微生物引起的疾病,主要在鸟类中流行。

人类感染病例首次发现于1879年,当时德国和瑞士共有7例患者在接触鸟类后发生肺炎。由于不知道病因,先后被称之为“肺型斑疹伤寒”和“非典型肺炎”。

1894年这种病在法国巴黎流行,由于患者都接触过鹦鹉,就开始把它称为“鹦鹉热”。后来,一些非鹦鹉鸟类传播的肺炎被相继报道,便有人将之称为“鸟肺炎”或“鸟疫”。

1930年,“鹦鹉热”病原体相继在许多国家的实验室中分离成功。1964年,“鹦鹉热”的'病原体正式归类为衣原体属。除此之外,可以导致人类疾病的衣原体还有沙眼衣原体和肺炎衣原体。

“鹦鹉热”的临床表现既像伤寒又像肺炎。潜伏期一般为5-15天,最长可达4周。患者起病缓慢,以发热、头痛伴明显肌痛(背颈部尤甚),体温逐渐升高,3-4天后达40℃以上,伴相对缓脉,犹如伤寒。一周左右出现咳嗽,干咳或咳少量粘痰或血性痰,呼吸困难等肺炎的表现。

少数患者还可发生肝脏、心脏和神经系统并发症,导致肝功能异常、黄疸、心肌炎,甚至出现嗜睡、谵妄、木僵、抽搐等精神症状。

养鹦鹉对人的危害 第4张
  

在19世纪和20世纪初期无抗菌药物治疗的时代,“鹦鹉热”的病死率高达20%至40%。抗菌药物出现后,病死率明显降低,近年来“鹦鹉热”的病死率约1%至2%。许多抗菌药物都对“鹦鹉热”有效,如四环素、多西环素、氯霉素、红霉素和新氟喹诺酮等。

合理用药的话,一般两天后体温即可下降。但肺部病灶吸收较慢,平均痊愈需6周,长者可达20周。另外,“鹦鹉热”治疗后的复发率高达21%,因此抗菌药物的疗程应不少于10天,以减少复发。

“鹦鹉热”的预防与禽流感相似,就是避免接触患病的鸟类,尤其是野生鸟类。如果发现鸽子、家禽和鸟类动物突然死亡,应向防疫部门报告,不要私自宰杀。

接触鸟类后出现发热症状应及时就医,并向医生报告与鸟类动物的接触史,以便医生及时进行与“鹦鹉热”相关的血液检查,早期对疾病做出诊断。由于“鹦鹉热”可以在人与人之间传播,患者应注意隔离,家人注意防护。

标签:鹦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