淳美女性范

位置:首页 > 亲子 > 新生儿

新生儿惊跳反应如何缓解?

新生儿2.39W

有很多妈妈会发现,新生儿在睡觉时,会突然出现手脚扑腾一下,被自己惊醒的情况,孩子也常常因为这个睡不好觉。这其实就是孩子的惊跳反射。想要让宝宝睡得更久更安稳,可以采用裹襁褓的方式,用包裹感模拟宝宝在肚子中的状态,带给宝宝安全感。

新生儿惊跳反应如何缓解?

正确的裹襁褓的原则:“上紧下松”。裹襁褓不是包粽子,正确的裹襁褓的原则:“上紧下松”,并且在包裹后需采取正面仰睡。“上紧”是指宝宝的上半身相对要裹紧,避免宝宝双手挣脱襁褓时覆盖到口鼻,引发口鼻窒息风险;“下松”:“下松”是指宝宝的下半身一定要宽松,让宝宝的髋关节可以自由活动,不影响宝宝髋关节的发育。

需要注意的是,新生儿襁褓一般会使用到宝宝4~6个月之间,当宝宝出现抗拒的迹象时,就应该把宝宝从襁褓当中转移出来。一般来说当婴儿开始翻身,脖子和手臂的力量增加,并且惊吓反应减弱或者消失以后,就可以把宝宝从襁褓当中过渡到毯子里。现在市面上有很多可解开袖子的睡袋,当孩子会翻身后,可以先给孩子松出一只胳膊,等孩子适应后再松开另一只胳膊。

襁褓可能导致宝宝过热。所以,如果你用襁褓包宝宝,要使用薄一点的毯子,而且房间里不要太热。裹着宝宝温度太高也可能是婴儿猝死综合症的一个原因。当然,宝宝在襁褓里时也千万不能让他趴着睡。

重要提醒:襁褓≠“蜡烛包”

老一辈有一种包襁褓的说法,叫做“蜡烛包”,就是将孩子小胳膊、小腿通通拉着,然后紧紧包裹住,据传可防止宝宝出现罗圈腿。但这种方法是错误且有害的,容易导致髋关节脱位,影响髋臼发育。此外阻碍四肢活动,不利于骨骼、肌肉发育。所以给宝宝裹襁褓时千万别裹成蜡烛包!

标签:惊跳 新生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