淳美女性范

位置:首页 > 养生 > 心理养生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运用心理学的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小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地发展和整体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下面介绍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1

随着社会快速的发展,竞争的气氛充满整个社会体,孩子就是在这一的环境下逐渐成长。他们面临着升学压力、心理脆弱甚至感到压抑,这些压力犹如一颗定时,为孩子们造成严重的威胁。此外,小学阶段,是处于青少年期,是人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因此,在小学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心理教育是必不可少的。

一: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基本要求和特征

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内涵: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心理活动在本身及其环境许可的范围内,所能达到的最佳功能状态。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基本要求和特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①具有稳定的情感;② 具有和谐的人际关系;③ 具有符合其年龄特点的多种心理特点;④智力正常;⑤ 意志力发展好,自控力较强,有较好的适应能力。

在这五方面要求中,伴随着学生青少期的心理变化,可能会出现情绪上的波动,与同学相处困难、内向及自卑等,意志缺乏、不能自控等现象容易出现。因此,我结合班主任兼语文教师的`教学经历,浅谈如何预防或者引导学生开心度过青少期,让生活更加美好。

二:小学生情绪调整策略

孩子的脸犹如六月的天。说的就是小孩的情绪极易波动,喜怒无常,我们也可以发现学生之间为了一点小事情哭哭啼啼,爱发小脾气。引起这些现象的原因,从表面上看是由于学生本身的情绪问题,但是深入了解,往往和家庭的教育方式、学校老师都有关系。

作为学校老师,都不希望发生学生吵闹现象。为了防止或者减少类似情况的出现,应该从一下几个方面着手。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1 、细心观察,发现异常情绪学生并加以疏导

古话说“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想要了解一个人,必须要了解他的内心世界。作为班主任,在发现学生情绪异常的同时,要进行深入的沟通和交谈。交谈中着重发现学生的内心需求,比如是成绩不理想问题、同学关系不融洽问题、家庭异常事情等,对症下药,采取积极态度鼓励学生、在理解沟通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认识自己、认可自己甚至以自己为骄傲,树立良好的心态。

2 、创造条件,供给学生美好的班级集体环境

良好的环境往往会影响一个人的心情。在我们失落的时候听听,在树林里散散步往往可以得到很大的缓解。同样需要给学生一个良好的班级集体环境。班级的环境包括客观环境和主观环境。客观环境主要是需要一个洁净的教室、一个安静的教室。主观环境是指学生之间和睦相处,有着良好的友谊,彼此尊重,没有嘲讽,没有嫉妒。

3 、教其方法,让学生自主调整情绪心态

作为班主任,可以利用班队活动课或者课间时间,教导学生情绪波动现象的正常性,并且让学生知道情绪波动的危害,闹脾气造成的严重后果,让学生重视这个问题的同时又不会过分担心而引起的恐慌。

三: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

小学生出现一些心理问题,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学生处于青少期阶段,学生年龄小,缺乏自我控制自我管理能力。自我管理能力是学生在生活行为逐渐学习获得的,老师需要积极引导,使之有效掌握学会。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离不开学生的参与,学生的健康成长主体还是学生,所以学生的积极性在学习中显得格外重要。

作为班主任,可以在学生中选取优秀学生作为学习榜样。要让学生体验生活,明事理知善恶,积极展开学生喜欢的活动,知识竞赛等,倡导学生参与积极性,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此外,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的培养需要发挥好班级集体的作用。采取学生合作学习,分组讨论,在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同时可以与同学合作,培养合作与沟通交流,学会组织管理与被管理。

小学阶段是一个人发展的关键时期,是良好心理素质形成的关键时期。而现实社会中的压力无形的影响着学生,给学生带来一些负面消极的影响。学生或许会困惑会迷茫,开展心理教育,可以帮助学生驱散成长中的各种迷雾,指导其健康的成长。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2

小学生心理辅导方法

1、建立原则和底线

对于小学生,家长要做到温和而坚定,“坚定”是一定要长期执行的,要形成习惯。明白了孩子在哪个阶段有多少自由,能承担多少责任。这时候,父母内心有原则有底线,就要一直坚持这种原则和底线。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我们家长的内心要始终有原则,这样孩子也会长成内心有原则,且自制力强过大人。因为他知道,耍赖哭闹都没用,该做的始终要做。

2、巧妙暗示,树立自信

自信的孩子热情乐观,不怕挫折,能凭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毅力去实现目标。但目前小学生较为普遍地缺乏自信,存在自卑的消极心理。

有时候先天生理上的缺陷,在班集体中的地位,学生之间矛盾冲突都可能使人产生自卑。这种消极心理的`存在,使学生不能以正确的态度、平和的心态对待自己的不足。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第2张
  

3、善于疏导,培养情感

成长中的小学生随着知识积累的日益丰富,各种能力的不断提高,生理心理的急剧变化,情感体验逐渐丰富。但他们处于半幼稚半成熟时期,矛盾交织,他们的情绪情感还不平衡,不稳定,往往滋生不良的情绪、情感。

那我们家长要让小学生知道哪些情绪、情感是好的,易被人接受;哪些情绪、情感是不好的,要控制并给予消除。具有良好意志品质的人,表现为有坚定的信念,勇敢乐观,自制力强,有坚忍不拔的毅力和百折不挠的精神。

4、逐步提高学习能力

家长要帮助小学生明确学习的重要性,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克服厌学心理;主动完成学习任务,养成自觉、认真的学习习惯。按计划初步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听课时能集中注意力,学会预习、复习,形成初步的自学能力。

同时还要培养孩子有探索事物的欲望,乐于表达与表现自己的想法、意见和观点,能正确地对待考试及学习成绩,培养其对毕业升学的向往和进取态度。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3

儿童的心理辅导该怎么做呢?

做心理咨询,心理辅导的目的就是根绝来访者的经历,给来访者科学的解释,积极应对的合理方案。心理咨询本来就是棘手的问题,做不好,分析不对,解释不清就没有效果,来访者也不会积极配合。对于儿童,难度又加大了,即便是分析的对,解释的清,儿童的认知能力有限,自我控制的能力有限,也很难配合,如果焦虑很高,就更听不进去,也就更没有效果。

做好儿童的心理辅导,让儿童听进去,改变儿童大脑的不合理认知,不单单只需要咨询师和家长配合,还要动员孩子的姑姑、姨,孩子特别喜欢的老师等人,孩子喜欢接触的人,结合孩子的症状,编写孩子喜欢的和症状有关的童话,比如怕蚂蚁的.孩子,吓得不敢睡觉,不去上学,就编写蚂蚁是人类朋友,不会伤害人,帮助人等等童话知识,通过这些知识让孩子慢慢觉得蚂蚁不可怕。

求小学生心理常识

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1、老师以一个朋友的身份参与学生的讨论和游戏活动,学生可以说出心里话,倾听别人的心声。

2、及时做好笔记、谈话记录。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第3张
  

二、家庭对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仅仅由学校完成是不够的,从某种意义上讲,家庭教育才是主要的。因此,学校、家长应该合力重视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利用家长会,家长开放日等多种途径,向家长多提建议,指导家长开展小学生家庭心理健康教育。

三、小学生自我心理健康教育:

培养小学生自我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要通过多种途径使小学生知道它的重要性及基本常识,知道心理若有疑问怎样才能获得帮助。

四、从实用出发,教会学生一些自我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常用方法:

1、学会放松。要使学生知道紧张是正常的心理反应,是可以通过想象、转移注意力、调整呼吸、体育活动、听音乐、阅读等方法调节放松。

2、与人谈心。使学生知道有问题要学会求助,找老师、长辈、亲友谈心,学会与人谈心一辈子受益。

3、喜欢写小练笔和日记,小学生要学会用笔与自己谈心,把心灵的轨迹用文字描绘下来。没得到本人的允许,教师和家长要尊重孩子的隐私。

4、在学习文化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还必须有计划、有目的地参加一些集体活动和社会交往,如体育比赛、文艺活动等,更好地培养多样的兴趣和爱好。

5、学会观察、分析、评价自己,逐步形成自尊、自爱、自信、自制的良好心理品质,有利于形成并长期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6、那些已经形成的不良行为习惯的小学生应当在教师和家长的直接指导下,努力抑制和改正自己的缺点,发扬自己的优点,不断完善自己的个性

作为班主任,要观察学生在校的情况,及时与家长沟通,做到防患于未然。认真观察孩子的性格是否开朗,是否活泼主动,好奇心强;跟父母的关系是否融恰,能不能主动与父母、老师沟通,同学关系好;是非观念、自觉性、是否强;学习欲望强烈与否,面部表情愉悦不愉快,精力是否充沛,是否善于交友不孤独等。来观察孩子是否有心理问题,努力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形成合力使学生成为“乐于学习、工作;情绪乐观、稳定;人际关系和谐、融洽;能面对现实,适应环境,能认识自我。

在对学生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整个过程中,学校教育始终处于主导地位,家庭教育却起着关键作用。作为教师,特别是班主任,是连接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纽带。我们要经常与家长联系,反映学生在校情况,了解在家表现,针对情况制定心理个案。家长更应该主动了解学生在校表现,配合老师做好孩子的心理工作。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有一个健康的心理,高尚的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