淳美女性范

位置:首页 > 情感 > 阅读

小班的幼儿园教育随笔15篇

阅读1.67W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看到过不少让自己印象深刻的随笔吧?随笔最重要的是是表达出作者的意图,传达心情、感悟、观点...就像与邻家谈心般轻松。为了帮助大家更多的了解随笔,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班的幼儿园教育随笔,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班的幼儿园教育随笔15篇

小班的幼儿园教育随笔1

放寒假了,心里一下感到好简便啊,能够不管班里孩子的安全了,也不用管他们学不学知识了,不用管他们吃饭多少,可是没过几天心里突然感到很失落,好象少了很多东西,随着时间的推移,心里越发想念幼儿园里的孩子,不明白他们在家里过的怎样样?好不好?是不是听话?家长会在日常生活中进行教育吗?会有孩子偷偷玩火、跑到水边吗?在马路上安全吗?心经常会被自我吓的坐卧不宁,也就越来越盼着快些开学。

开学的第一天,吃过早饭早早来到幼儿园,打扫好卫生站在门口开始接待孩子入园。第一个入园的是最调皮的郭广吉小朋友,远远看到我,脸上顿时露出了天真的微笑,跑到我的跟前大声地说:“教师我想你了。”说完就扑到我的怀里,陆续到园的孩子也围绕在我的身旁唧唧喳喳的告诉我,自我也想教师了。听了孩子们的话,我的鼻子有些发酸,眼泪差点掉下来,想到自我在假期里何尝不是天天想着这些可爱的孩子呢?

以前自我经常想,干幼儿教师工资少,待遇低,工作累,天天还要为幼儿园的孩子提心吊胆,有时家长不理解教师,还会来园说一些不负职责的.话,还是转行算了。可是经过这一个假期,使我改变了自我的想法,不管能拿多少钱,最起码我赢得了孩子们的心,想到这些自我的心境开朗起来,同时也坚定了我干好幼教事业这一光辉事业的决心。

小班的幼儿园教育随笔2

孩子在幼儿阶段表达能力还不够完善,孩子含糊的发音、用词不规范、语句不完整,往往不能很好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然而理解幼儿的思想,知道幼儿的各种需要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我们需要学会倾听孩子的声音。

曾经看见过一句名言:“没有学会倾听的教师,就有没有学会倾听的学生,哪个教室有不会倾听的学生,就一定有不懂得倾听的老师,要想学生学会倾听,教师首先要学会倾听学生的声音,除此之外,再也找不到其他更好的方法了。”《指南》指出:尊重和接纳幼儿的说话方式,无论幼儿的表达水平如何,都应认真地倾听并给予积极的回应。如果教师能真诚地倾听幼儿的意见,理解和尊重他们,接纳他们稚嫩的观点,分担他们的困惑,共享他们成功的快乐,用温暖的笑脸去面对他们,就能增强彼此的.沟通和交流,就有益于幼儿的发展。记得有一次,在吃午饭时,老师发现地上有一滩水,问是哪个小朋友尿裤子了,可没有一个孩子回答,我告诉他们,没关系的,不小心尿湿裤子,老师帮助你把湿裤子换了,这样才不会生病。过了一会,妍妍小朋友走到我身边,悄悄地告诉我:老师,我实在憋不住了,我就尿在裤子里了。你不要告诉其他小朋友,好吗?听了这些,我急忙给她换了裤子,并告诉她:老师一定给你保密。因此,我们应该在尊重幼儿的基础上去倾听他们的声音。

幼儿的行为总是刻意或不自觉地模仿成年人,他们内心是希望有人能够认真倾听他们的想法,然而成年人却一直把他们当做小孩子,认为他们什么都不懂,从而忽略了他们内心的想法,这种方式可能对幼儿一生造成很大的影响。“三岁看百年”这句俗语在一定程度上是很有道理的。如果一个人在幼儿时期没有学会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那么他们长大后很有可能表现得沉默寡言,这个不是我们希望看到的。有这样一个故事,在篮球比赛刚刚兴起的时候,那时候篮球网还没有洞,每一次投篮投中时,都要人爬梯子上去取,这样既拖延了时间,又使比赛很不尽兴,维持人们想了很多种办法,甚至发明了专门又来取球的机器,但是结果仍不尽人意。直到有一天,一个小女孩和她爸爸去看比赛时,看到工作人员费力的一次又一次去取篮球,她疑惑的问道:“为什么他们不用剪刀把篮球网剪一个洞?”小女孩的话一语惊醒梦中人一般,人们在篮球网上剪一个洞,问题就解决了。小孩子往往能够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而成人常常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所以,常常倾听孩子的声音是十分有必要的。

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倾听者,首先我认为要有耐心,认真观察幼儿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表情,努力从幼儿含糊不清的发音中理解幼儿的意思,然后做出回答,不能敷衍,这样只会让幼儿因为表达不清楚他的意思而着急,甚至有可能大哭大闹,我们自己却不知他们为何而哭闹。如小班新入园的幼儿,常常以哭来表达自己对新环境的不适应,对父母的依恋,面对这种情形,作为老师就要有足够的耐心去倾听幼儿的声音,用敏锐的观察力去分析他们哭的原因,是生病了?是裤子尿湿了?是想妈妈了?还是……在新小班常常有这样的事情发生,有的孩子因怕老师而不敢表达自己的想法,在午睡时有的孩子想解便又不敢说,导致把尿弄在裤子上,尿在床上。就因为这样,有的家长就说,我家宝宝回来说老师在午睡时不让孩子解便。还有的孩子想喝水,他们也不愿表达,一出幼儿园,就吵着家长要喝水。针对这些现象,作为老师,我们应该反思一下,是否该听听孩子们的声音,不要跟孩子们规定:不准午睡时上了床以后随便上厕所,不准上课时随便下座位去喝水入厕等。孩子毕竟还小,他和成人的自控力怎能相比?我想,有的老师可能害怕有的孩子是故意想借上厕所玩,有的孩子午睡时大声叫老师又会影响其他幼儿睡觉,所以在午睡时便有了这样的规定。要改变这样的情形,老师可以多听听孩子的声音,可以告诉他们别人在午睡时,你如果要上厕所,可以小声点告诉老师,这样就不会影响别人。

小班的幼儿园教育随笔3

每次画画的时候,总有几个孩子不喜欢画画。有一次,我刚一走进活动室,就听到一群孩子围在一齐大声地说:“哇塞!好漂亮呀!”“对呀,真好看!”。何事让他们如此兴奋,我有些纳闷。走到跟前一看,原先他们正忙着往小桌子上贴图呢!

我蹲下来,仔细瞧,小桌子上花花绿绿的,到底贴上了什么?我还没来得及问孩子,几个孩子就争先恐后地告诉我:“教师,这是用纸剪的花,它可漂亮了,这是我画的小兔子……。”他们的知识还真丰富。

孩子就是孩子,对一切事物都感兴趣。没想到孩子们如此喜欢贴图,看来,孩子们所喜欢玩的东西,必须有它的理由和道理。今节活动正好是美术课,随机教育就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何不抓住孩子们感兴趣的事物,让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发挥得淋漓尽致呢!

于是我大胆设想,对孩子们说:“你们觉得贴图这么好玩,都很喜欢它,那我们来比赛好吗?看谁想出的花样最多,就奖励他小红花,教师期待你们更好的表现。”孩子们一听,更来劲了。

我发现最不爱画画的玲玲也快速的粘贴起来。我不仅仅让孩子们把纸粘贴在纸上,并且我还准备了鸡蛋皮、饮料瓶、糖纸等废旧材料。让孩子们自由选择才料,来用涂好的纸片在上头粘。不一会粘完画的幼儿快速的来到我的身边让我欣赏他的作品。轻轻高兴地说:“教师,快看我的`苹果花”,真的,我仔细一看,还真像。我赶紧表扬他:“轻轻,你真棒!”这时玲玲跑来说:“快看我用鸡蛋皮做的小孩脸”,小静嚷嚷着看他用饮料瓶做的大树,婷婷让我看他的蝴蝶花,并且孩子们一个个的比着,孩子们看到自我独出心裁的作品,心里那股自豪劲甭提了。

与此同时,我没忘记提醒他们:小椅子是我们的好朋友,我们要爱惜它、保护它,要坚持它的干净、整洁,此刻活动室里成了美的乐园、想象的海洋。

小班的幼儿园教育随笔4

我班来了一个新生叫-,她刚刚来到新环境,性格尤其内向,上活动时,她更表现的十分紧张,不能大胆唱歌,时常显得胆怯,害羞。可当每次下课,别的小朋友都在玩的时候,仅有她坐在位上边看书边叽里咕噜的在说着什么。

我看出了她的心思,趁一次机会,我把她叫到了我的面前,和她说:“-,你唱歌的声音最好听,你信不信?”她害羞的告诉我:“教师,我唱歌真的很好听吗?”我说:“你不信的话,教师把你的歌声录在手机上,你自我来听听好吗?”说完,她立刻用她的`小手捂住了她的小脸,我把她的小手轻轻的拿开,对她说:“-,你必须能行。”到了上课时间了,我把-唱的歌放给全体小朋友听,并且,说:“这是-唱歌的声音,你们觉得她唱的好听吗?”大家异口同声说:“好听”我请小朋友为她鼓掌,我让孩子们热情的围着、拉着她和她一齐玩游戏,使她感受到团体玩的乐趣,她最终理解了新的家园!

小班的幼儿园教育随笔5

带了大半年小班,我深深地体会到小班的孩子对老师的依赖性是那么的强,比如:穿衣服、系鞋带、拉拉链、叠被子等这些小事对他们来是非常难,必须在老师的帮助下才能完成。特别是下午离园的时候,总有一大群孩子为在我身边,“老师,帮我穿上衣服吧”,“老师,帮我系上扣子吧”,老师……;说实话有时候真的感觉有点,但是我看到孩子们那一张张充满恳求的小脸听带孩子们稚气十足的话语,我还不忍心去帮忙。但是往深处一想,孩子身活自理能力本来就很差,如果这样一直帮助下去,孩子的自理能力怎么能提高呢?

又到放学的时间了,孩子们像往常一样围在我的身边,我灵机一动,哎哟……我的胳膊好疼啊,顿时有几个孩子问小新老师你怎么了,我的`胳膊一不小心扭着了,接着好几个懂事的孩子就自己学着穿起了衣服,几个平时要求让我穿衣服的孩子,竟然“自己也穿上了”,虽然他们有扣错扣子的、又把帽子戴反的,但毕竟是他们自己穿的,看着一张张红彤彤的小脸,我感到一阵欣慰。

第二天一早,栋栋的妈妈见到我高兴的说:“栋栋是怎么了,他说妈妈让我自己来穿衣服吧,我能行,说着自己拿着笤帚帮我扫地,还把自己的小被子叠了起来,看,我还拍来的照片呢。

我能行

我猛然发现,这些事情不是孩子们不会,是他们不想做。

小班的幼儿园教育随笔6

幼儿在日常活动中,常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小事,如果能适时帮助孩子,正确指导孩子,那么孩子将会在这无数的小事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一次户外活动时,乐乐和洋洋(化名)同时拿着一个球,谁也不肯让,我说:“是谁先拿的谁先玩。”可他们两都说是自己先拿到的。我猜想,他们两个一定都很想玩这个球,便启发他们说:“你们看,姗姗和奇奇(化名)两个人玩一个球多开心呀,你们两个也可以一起玩球呀!”两个孩子愉快的答应了。可在玩的过程中,却始终看见他们俩一个人抱着球跑,另一个人追。这样的游戏算两个人一起玩球吗?他们两个虽然愉快地接受了我的建议,可实际行动却告诉我,他们俩不想一起玩一个球。

我的脑海中浮现出这样两则小故事:一位母亲拿来两个大小不一的苹果请自己的两个孩子吃,弟弟抢先说:“要最大,最红的”母亲瞪了一眼,责备说:“要把好东西让给别人,别只想着自己。”哥哥灵机一动说:“我要最小的,把大的给弟弟。”母亲表扬了哥哥,并将大的苹果奖给了哥哥。从此,哥哥学会了说谎,为达目的不择手段,最终走进了监狱。

同样的情景,母亲说:“谁都想得到大的苹果,现在让我们来做一个比赛,我把门前的草坪分成两快,每人负责一块,谁干得又快又好,谁就吃又大又红的苹果。”最后,孩子通过努力得到了最大最红的苹果,也懂得了一个道理:要想得到最好的就要努力。两则小故事的情景相同,由于母亲的教育方式不一样,结果也完全不一样。

从分苹果的小故事中,让我领悟到一个道理,那就是教育,不仅仅是在传授一个道理,而是让受教育者在你传授的`道理中学会辨别是非,学会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我想,他们一直不能共同玩一个球,是因为他们始终还是认为球是自己先拿到的,应该归自己玩。要想让他们共同玩一个球,必须解开这个心结。

我走到他们旁边问到:“你们俩愿意一起玩球吗?”

“我想投球,可扬扬非要拍球。”乐乐说,

“那怎么办呢?”我问,

“我先拍,拍一会儿再把球给他投。”扬扬说,

“不,我先投。”乐乐也不甘示弱。

问题又回到了这里:谁先玩球?

“你们俩都想先玩,我们用比赛的方式来决定,谁赢了,谁先玩,行吗?”

“好!”

和他们商量后决定,把球放到一个指定的地点,谁先跑到指定地点拿到球谁就先玩,玩一会让给另一个人玩。就这样,两个孩子也欣然接受了结果。再玩球时,扬扬拍球,乐乐在一旁帮他数数,当扬扬连着拍了很多次时,乐乐开心的在一旁鼓掌。扬扬投球时,乐乐站在一旁……

当然,玩球的事只是一件小事,但孩子的成长,正是由生活中这一件件小事的积累,形成了他们的人生观和对生活的态度,可见正确的引导和适时地教育在孩子们的成长中起着相当大的作用,真可谓是生活无小事,教育无小事。

小班的幼儿园教育随笔7

虽然是大班的孩子,但他们的语言表达本事很差。所以我会经常和他们聊天,在聊天的时候我发现了孩子们不少的兴趣及他们心里的想法。原本以为他们是欢乐没有烦恼的,聊天后却发现他们幼小的心里也有许多烦心事。

和孩子们聊天让他们的普通话也有了提高,孩子们逐渐也喜欢和我聊天。经过聊天我明白了他们喜欢动画片,明白他们喜欢听故事,也明白了他们喜欢和班里的谁是好朋友,及对父母的评论等。孩子们很能说,也很想说。但有时候是活动限制了他们,使他们没有机会表达自我的'想法,所以在活动课中,孩子们自然也就说的少了。

小班的幼儿园教育随笔8

在一次即将吃中午饭前的半个小时,当幼儿把小手洗干净后,我便利用剩余的时间给孩子们讲故事,过后一提问,竟然能回答的孩子少之又少,我又将这个故事重复讲了一遍,并要求过后谁也来当当小老师,在把听到的讲给同伴们听。结果,却令我很意外,请了两个听得专心的'小朋友,讲得都吞吞吐吐,断断续续的。但我还是给予肯定评价,以一些倾向性语言暗示引导幼儿。例如:”杨x x因为听得认真,一下子就能听出故事讲的主要内容,””你们看,王x x讲得多好啊,是因为他听得认真,”等等。这样既表扬了认真听讲的孩子,又给其他孩子指明了努力的方向。

在我再次讲故事时,又给孩子们提出要求,孩子们听得比以前好多了。我相信教师要有耐心地慢慢培养,对有进步的幼儿,教师要及时表扬,肯定,奖励,慢慢会培养起孩子们的良好倾听习惯。

小班的幼儿园教育随笔9

在进餐前,我组织幼儿听录音故事。没过多久,后面的孩子就坐不住了。有的嘻嘻哈哈,有的窃窃私语。我连喊了几遍“请安静”后,情况有所改变,但过不了两分钟.他们又开始闹腾起来了。这时,我特别恼火,不明白为什么这么好听的配乐故事孩子们却不喜欢听,不明白为什么孩子们坐在一块儿总有说不完的话。为了让孩子们安静下来听故事,我决定叫一下几个比较“闹”的孩子,以起警示作用。我环视了一下,看见较远的那组孩子居然手拉手说说笑笑的,我便径直朝他们走了过去。当我走近时,孩子们的笑脸凝固了,呈现在我面前的是一张张惶恐、胆怯的脸.一副准备受罚的表情。突然,我很想知道孩子们究竟在玩什么玩得那么开心,便什么话都没说,在那组找了个空位子坐下来。一坐下来.我就明白了其中的缘由,原来我班的录音机有点小问题,播放时声音很轻,以至于坐在后面的孩子根本听不清楚录音机里讲的是什么,于是他们干脆自发玩起了“切西瓜”的游戏。

了解了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我释然了。我对孩子们说:“今天我们班的录音机有点问题,很多小朋友听不清故事.我们就改成手指游戏吧。”我关掉录音机,和孩子们一起玩起了《头发、肩膀、膝盖、脚》的手指游戏。

这一事件给了我很多启发。一方面,孩子的“出格”行为是有原因的`,如果教师仅凭主观判断,往往会误解孩子。当我们组织了自认为很有意思的活动而孩子参与率不高时,我们需要站在孩子的角度,走到孩子的位子上去耐心地观察和了解,并及时引导和调整;另一方面,教师平时应该鼓励和引导孩子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感受.以便尽早发现并解决问题。

小班的幼儿园教育随笔10

教师总是有着很强的使命感,即便是幼儿园老师也是。Nauqiqgnaz听说在校的时候接受到的教育就是等到将来真正进入幼儿园,那一定要秉承着“走进童心世界”的信念去教育孩子,应该认真的执行因材施教的思想。

二姐大学毕业后,如愿以偿了进入了幼儿园,二姐希望她带的这些孩子们能够有个非常美好的童年。进园不久,二姐就发现对于孩子益智的玩具少得可怜,尽管是新进的老师,但还是抓到机会就跟园长反映了这个情况。并提议说到一号店网上超市上购买。园长考虑了下,觉得确实是蛮有需要添置一些玩具的,于是便把这个任务交给二姐了。

二姐觉得购买玩具,当然要先观察下孩子们每个人的个性,兴趣和需求了。一直觉得只有充分的了解了他们,才能做出对他们有帮助的事情。也想起了自己小时候的玩具。那时候成天就玩跳绳,跳皮筋的,想想现在的孩子真是太幸福了。一边想着,一边就上1号店网上超市了看到琳琅满目的玩具,有些不知从何开始看起了。不过看到例如贴帖子和拼图的都还是不错的。而且看到一本《学前500左右脑开发题》便买下了。想着在上课的时候可用来开发下孩子们。

二姐总是觉得能够到幼儿园教书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尽管自己的童年已经过去了,但是跟着一群小朋友在一起,仿佛返老还童了。又能重新温习那美好的童年,尽管是用一颗童心来对待着群小朋友,来靠近他们。但是二姐也不会忘记自己的'职责,就是教育好孩子,让他们有个非常美好的童年,并且能真正在玩中开发智力,在玩中学到一些些的礼仪与道德。

我一直觉得能来当幼教的人都是一个童心未泯的人,是一个能放下身段跟孩子尽情玩耍的人,能够带给孩子微笑的人。显然二姐就是这样一个人。

不多时日,一号店团购的玩具寄到园里了。听二姐说当孩子们看到玩具的时候的神情,真像个快乐的天使。一张张笑脸,让人忍不住想要参与到他们中间去。

小班的幼儿园教育随笔11

我班幼儿尹中玉是一个很聪明的孩子,对于教师提出的问题她心里都明白,可是几乎从来不主动举手发言,即使教师请她,她也不愿意把自我明白的告诉大家,可是与小朋友在一齐时,又说又笑,由此看来其实她不内向。在活动中我有意的经常提问她,以为多提问多鼓励她就会回答的,可是恰恰相反,还是不起作用。

遇到这样的幼儿,经过仔细分析,我实施了如下方法:首先搞好师幼关系,仅有建立良好的师幼关系,使幼儿心目中产生对教师的信任感,做幼儿的知心朋友,构成良好的教育基础,幼儿就会喜欢教师,并愿意与教师沟通。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教师在学习、生活中多关心、体贴孩子,孩子感受到来自教师的那份爱、那份关怀,自然也会和教师沟通。

再是家园合作共同培养,家长应当积极配合教师,进一步训练幼儿的'说话本事,在任何时候,都不要压抑孩子天真的本性,给孩子创造表达表现的机会,提高幼儿主动表达的兴趣。让幼儿享受成功的欢乐,塑造自信。既使有一点点提高,也要给予鼓励。

其次,正面引导幼儿,让幼儿获得自信心,让幼儿在支持、鼓励中去创造表现,相信更适宜。用自我的一颗爱心,一双慧眼,及时发现像尹中玉这样带有某种自我抑制孩子的表现欲。帮忙他们树立自信心,克服胆怯心理。例如教师说:“没什么,试一试,错了也没关系。”如对幼儿说:“你真棒,回答的真好。”“你是这样认为的。”孩子会有“教师支持我”、“我能行”的喜悦与自豪感,最终会主动的表达。还能够用奖励小红花等方法激发孩子去表现,再者孩子需要时也能够给他一点提示。

小班的幼儿园教育随笔12

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特别注重孩子们在老师的引导下能积极主动的参与、主动举手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让孩子发表自己的意见,体现孩子们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主体性教学所倡导的是面向全体幼儿,尊重幼儿主体,使每个孩子都能成为各种教育活动的“主角”。但在组织教学活动时,我经常会发现:当我们有问题要问孩子的时候,能够积极举手发言并且思维活跃的就那么几个孩子,而另外一些孩子却很少发言,来来去去都是让那几位“好孩子”唱“主角”,其他幼儿只能做“局外人”,有些孩子为什么不爱举手发言呢?是因为对老师提出的问题回答不出来,还是本身上课不够专注,或者是即使知道答案,却因生性胆小而不敢回答。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逐渐发现了这些孩子不爱举手发言的.原因所在,并随后采取了相应的教育措施。像一些因为胆小而不敢回答问题的孩子,我就鼓励他们大胆举手,并及时对他们的回答予以肯定和表扬,使他们能够逐步养成大胆发言的好习惯。对一些注意力容易分散的孩子,我就有意识地对他们进行提醒、引导,帮助他们集中注意力。对于年龄偏小的孩子,我提问题时尽可能提得简单些,从而帮助他们获得更多自信。与此同时,我还对积极举手发言的孩子予以小奖励,如五角星等,以激发孩子们通过举手回答问题来获得礼物的愿望。

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培养,孩子们在大胆回答问题方面,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班级里积极举手发言的孩子越来越多,孩子回答问题时的声音也日益响亮起来。看到那一只只高高举起的小手,我的心中充满了希望和感动。

小班的幼儿园教育随笔13

看着已经入园一个月的豆豆班小朋友见全神贯注的在听明老师讲故事,此刻豆豆班的小朋友可能干了。我想到习惯的'重要性。

他们刚来那会儿,对一切都很陌生。老师不认识、小朋友不熟悉,每一天嘴里念着要妈妈,眼泪在脸上挂着。我们班的君雅小朋友,刚来的前两天只有她一个女孩子,她妈妈说女孩子是娇气一些,她每一天基本上都把嗓子哭哑,转眼一个月过去了,此刻从门口走再也听不到前段时间的哭喊声了,让我感觉到突然他们都长大了,但是时间来过了一个月,一个月的适应期他们都习惯了。

他们习惯了每一天的各个环节,早上一到九点多的时候尤仁航就会走过来问老师:“老师,喝牛奶了!”逗得我们哈哈大笑。孩子们都是聪明的孩子,此刻不知不觉小朋友都能够自己提裤子了,睡午觉的时候他们也会告诉我们我自己睡,我不自己拍。

如果孩子做事总是依靠大人,那么,他们会缺乏独立性,进而影响孩子良好习惯的构成。所以我们就应让孩子做他们力所能及的事情,在吃饭的问题上,是家长们关心的话题,都纷纷告诉老师:“他不喜欢吃饭!”“他不吃饭吃零食,他要人喂。”但是在幼儿园,我们让幼儿自己吃,学会自己吃饭了,我们只在旁边帮忙他们,我们班的“蹦蹦”到吃饭的时候喜欢下位乱蹦,之后一到吃饭的时候我们就有一个老师陪着他吃,坐在他旁边,他就习惯了自己坐在位子上吃,教他们脱鞋子、等技能,暂时不会能够慢慢练。

天天学,天天练,老师务必有耐心,孩子也要有耐心。

小班的幼儿园教育随笔14

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我们总会发现有几个孩子会走神,或者做出令人烦恼的事。此时,老师如果停下教学来进行教育,这不仅打断了孩子们的思路,而且效果不一定很理想。但如果老师能在不影响正常教学进程的情况下,用表情、体态语等非言语手段给予积极的提示,则效果会事半功倍。这时的你,该如何选择呢?

在一次语言教学活动中,本来教室里只听到我讲故事声音,突然有一位小朋友“啊—嚏!”重重地打了一声喷嚏,这时全班孩子开始不约而同地大笑起来。于是我拍了几下手示意让孩子们安静下来,但孩子们似乎没有停止笑声的`意思,声音非常得吵,甚至有两位孩子已经趴到了地上。我下意识地将一只手盖在了自己的耳朵上,顿时孩子们也开始模仿起我的动作,我立刻伸出食指放在嘴边,冲他们眨眨眼。啊呀,教室里一下子静悄悄的。我拍拍手,然后又拍拍腿,大家个个坐得端端正正。于是我伸出大拇指表扬他们,最后在欢乐的气氛中顺利地开展完我的教学活动。

由于每位孩子的个性、兴趣爱好都不同,对于小班孩子来讲,他们处于好奇心萌发阶段,喜欢模仿成人的动作与神态。在平时生活中,教师的一言一行孩子们都是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在教学活动中,我们要针对不同现象随即做出各种反应。

在这件事件中,我巧妙利用非言语交际手段,调动了孩子们的积极情绪。对于这种方法,我们还可以将其运用到平时生活教育中。例如:在教学活动中,如果发现极个别孩子不认真听讲,可以走过去轻轻地摸摸他的头;当孩子们在玩玩具时,发生争执或者乱扔玩具,可以皱皱眉头表示不满或者摇摇手阻止他们;当发现孩子们大吵大闹时,可以带领他们学习小猫等动作,学会轻轻说话。久而久之,孩子们习惯并能正确地领会其中的暗示,自觉、愉快地调整自己的行为。

孩子们还很小,为了让他们愉快地接受老师的教育,同时保护他们的自尊心,我们要做的还有许多……

小班的幼儿园教育随笔15

前天午餐前,孩子们正在聚精会神地听我讲故事,只有肖宇在不时扭动身体,转动着小椅子发出吱吱嘎嘎的声音。于是我边讲故事,边用眼神暗示他坐好,但三四次之后仍无济于事。我有点生气了,便走过去轻声但严肃地提醒他说:“坐好了,不然杨老师和小椅子都要生气了。”虽然我的声音很小,但还是被坐在肖宇左边的袁司彦听见了,只听她小声嘀咕着:“老师又生气了。”

袁司彦的话让我的心弦猛然一颤。是啊,想想最近一段时间,我的确把“老师要生气了”当作了自己的口头禅,时不时地就要说一次。袁司彦的话使我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从什么时候开始,在孩子犯错时我不再耐心地和他们讲道理,而是简单地用“老师要生气了”这句话来制作孩子的行为?也许是因为我表露出“生气”这种不良情绪时,孩子总是会立刻安静下来吧,我居然下意识地把“生气”当成了维持教室次序的法宝!现在想来,这种方法虽然能立收实效,但是对良好师生关系的形成与幼儿认知、社会性的发展都存在着不良的“后遗症”。

孩子不是因为觉得我有道理,而是慑于我作为教师的威严与气势。且久而久之,孩子也会认为我是一个“无能”的.教师,因为我只会“生气”。我为什么不能耐心一点观察了解幼儿行为背后的原因?为什么不能以理服人?为什么不能做好情绪的自我调控,以积极的态度面对幼儿呢?我试想换一种方式,如对孩子说:“肖宇快坐好吧,蓝猫不是说小朋友要坐直,不然脊椎就要变弯了么?”也许这样一样会达到预期的目的。

昨天开始教育活动前,我拉过肖宇和袁司彦,诚恳地对他们说:“谢谢你们的提醒,老师下次再也不会‘生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