淳美女性范

位置:首页 > 情感 > 阅读

咏柳歌颂了什么

阅读1.33W

歌颂春天的美丽景色,赞美大自然及春天给人们带来的勃勃生机。

咏柳歌颂了什么1

《咏柳》描写了春天的柳树,赞美了春天的美丽风景,赞美了大自然和春天给人们带来的活力。它以其新颖精致的隐喻、奇特新颖的想象力和清新自由轻松的语言,完全塑造了柳树和春天的丰满形象,创造了新的艺术理念,使阅读考试耳目一新。

译文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绿色的新叶子,柔和的柳枝垂下来,就像一万条轻轻飘动的绿色丝带。谁巧手剪出这片细嫩的嫩叶?原来是二月温暖的春风,就像一把灵巧的剪刀。

整首诗近而意远,借咏柳咏春,不言春之美,而言柳之魅力,用柳之美衬托春之美,是这首诗高于其他咏柳诗的地方。此外,写作方法也充满了层次的变化。先从柳树的总体形象入手,再写柳叶。绝句诗不多,很难改变。要达到简洁耐人寻味,让读者有丰富的想象力,形成丰满的诗歌形象,并不容易。

《咏柳》这首诗赞美了春景的美丽,也歌颂了春风,赞美春风给万物带来了生机与活力。全诗将柳树拟人化,将柳树描绘成一位经过梳妆打扮的美人,赞美了如眉的柳叶,刻画出柳树美丽的姿态,以此赞美春风,抒发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咏柳歌颂了什么

《咏柳》

贺知章〔唐代〕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咏柳》的译文

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轻垂的柳条像千万条轻轻飘动的绿色丝带。

不知道这细细的柳叶是谁裁剪出来的,就是二月的春风,如同神奇的剪刀。

《咏柳》的赏析

《咏柳》一诗初春时的柳树,借柳树咏春风。全诗第一句“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将柳树比喻成一位经过梳妆打扮的妙龄少女,第二句“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描绘的是窈窕多姿的柳条,第三句和第四句由“绿丝绦”继续联想,作者自问自答,把春风比作剪刀,赞美春风裁剪出柳叶之美,表现出诗人对春风的喜爱之情。

咏柳歌颂了什么2

《咏柳》赏析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话说唐天宝三年,贺知章奉诏回乡,百官送行。其时正是早春二月,嫩柳飞扬,春意盎然微风拂面,贺知章如脱笼之鸟回到家乡,心情自然格外高兴。忽然,他见到了一株高大的杨柳,在河岸边如鹤立鸡群,英姿勃发。于是,诗兴大发,欣然提笔写下《咏柳》一诗,成为千古绝唱。

众所周知,贺知章是唐代著名诗人,一生豪放不羁,自称“四明狂客”,他的诗清新自然,意味隽永。这首《咏柳》是一首咏物诗,他以无比细腻的手法,为我们展示了一幅早春二月,嫩柳飞杨的美景图。被誉为“千百年来最好的一首咏柳诗。”他的构思巧妙独特,想象巧夺天工,怎一个妙字了得?下面,让我们跟随着贺知章的妙笔,去叹一叹它的妙处吧。

一叹,比喻奇妙

全诗仅有四句,但是句句用比。

请看首句“碧玉妆成一树高”。这一句写柳树的全貌,一开始,柳树就化身为美人出现了。一个“高”字写出了柳树的亭亭玉立之美。碧玉一词也颇耐人寻味。我国古代有不少著名的美女,而这柳,作者为什么单单要用“碧玉”来比呢?我想,应该有两层意思:一是碧玉和柳的颜色有关,这“碧”和下句的“绿”是互相生发,互为补充的。二是提起“碧玉”,人们就会联想到“碧玉破瓜时”这首广泛流传的`《碧玉歌》,以及“碧玉小家女”之类的诗词。

“碧玉”在古代文学作品里,几乎成了年轻美貌的女子的代名词。因此,用“碧玉”来比柳,人们就会想到这美人还未到盛年的年华。而这柳也是早春的嫩柳,还没有到密叶藏鸦的时候。多么贴切的比喻啊!这碧玉和下文的“细叶”“二月春风”等词又是有联系的。古人常用杨柳比喻美女,本诗却用美女比喻杨柳,这棵杨柳顿时令周围的百花自感逊色,这正是作者的出笔不凡之处。

次句“万条垂下绿丝绦”,这一句写柳枝的样子。“丝绦”是丝带的意思。如果说整棵柳是美人的话,那么这千条万缕的垂丝,也随之变成了她的裙带。一个“垂”字,生动传神的状写出依依舞动的样子,恍惚中,我们仿佛看见了一位美人,她穿着漂亮的长裙,长裙上点缀着万千丝带,她舞动着纤细的腰身,曼妙迷人,风情万种。这鲜活的比喻,真的将柳树写活了。

再看第三句,“不知细叶谁裁出”。这一句写柳叶的样子。这是一个拟人化的比喻,“裁”字是衣字旁,是“裁剪”的意思,一件件漂亮的衣服是能工巧匠们裁剪出来的,那么精巧,美丽。可爱的柳叶,又是谁裁剪出来的呢?多么奇特而又大胆的想象呀!

最后一句“二月春风似剪刀”。紧承第三句,一问一答,由柳树巧妙过渡到了春风。那无影无踪,不可捉摸的春风,也被“似剪刀”这样的比喻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来。哦,原来是二月春风这把剪刀裁剪出满树的嫩叶,裁剪出满目春光,裁剪出一个生机勃勃的世界。这是全诗的点睛之笔!活化了整首诗。

咏柳歌颂了什么 第2张

如果说“二月春风”是天工,那么,贺知章的比喻则巧夺天工,让人不得不赞叹——怎一个“妙”字了得。

二叹:构思巧妙

这首诗采用了拍电影的手法,将柳树的风姿层层展开。整首诗由大到小,由整体到局部,逐层细描。随着镜头,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高大苍翠的柳树,一个“高”字,突出了它的气势,接着,镜头推进,那穿着绿丝绦的大半个身子就露出来了,一个“垂”字,突出了它的线条,最后画面定格在柳叶上,“细”字突出了它给人们的美感。整首诗由碧玉妆成引出绿丝绦,绿丝绦引出谁裁出,最后引出对春风的赞叹,诗中的形象一串接一串,一环扣一环,怎一个妙字了得。

三叹:意境美妙

这首《咏柳》纯用白描,不著一个“柳”字,却处处写柳,意境美妙。它不仅写柳,而且写柳,而且写人,字里行间仿佛晃动着一位窈窕淑女的倩影,风流雅致、婀娜多姿,令人喜爱。它不仅写柳,更是写春。柳树与燕子一样,都是报春的使者,诗人在一片碧绿中,看见了二月春风与柳树的相逢。那神奇灵巧的春风呀,她裁出细叶,剪好丝绦,妆成碧树,她吹到哪里,就把生机勃勃的春光带到哪里。她剪破严冬的笼罩,裁出万紫千红的无边春色。借咏柳而咏出了春,怎一个“妙”字了得。

无怪乎那棵苍翠高大的柳树,从唐代走来,却穿越千年,依然挺立在我们的心中。年年岁岁的叶绿叶黄,岁岁年年的相揖相别,只要你想起满目细叶,一川春色,就会情不自禁地吟诵起它。

标签:咏柳 歌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