淳美女性范

位置:首页 > 情感 > 阅读

小学教学随笔精选15篇

阅读1.95W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中,相信大家一定接触过随笔,随笔是一种散文体裁,可以抒情、叙事或评论。那么,怎样才能写好随笔?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教学随笔,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教学随笔精选15篇

小学教学随笔1

今天早上第一节是数学课,开始讲第四单元圆了,学生其实对圆并不陌生,但是用圆规画圆对学生来说绝对是个技术活,虽然给他们讲了画圆和拿圆规的要领,但是还有部分学生画的圆不够规范,就又指导了学生自己多画几个练习一下,到了快下课时间,我看到有两个学生还不能够画好,我认为是他们没认真、没用心画,所以,我就说,剩下几分钟我们把数学作业本拿出来,我们写作业,学生们开始抱怨,老师我画的圆还不好呢,不往作业本上画吧,我们课下练习后再画,我说作业很简单,只用画半径为2cm、2.5cm、3cm三个圆就行了,学生一听也很简单,就抓紧时间开始画了,这时我紧盯着那两个画不好的学生,一个开始认真画了,一个面漏难色,只见他先把题目写上去,就开始量半径,然后开始画圆,但是不知怎么的,圆规就是不听他的话,圆一直画不好,一会他趴在桌子上不动了,我不知什么情况,就到他的座位前,只间他两眼含泪,不知怎么了,我就问他,他说老师我画不好,有没有橡皮擦,所以没法往下画了,我问你的橡皮呢,他说我没有,我知道他确实没有,因为家庭原因,他的学习用具总是不齐,我赶紧让别人借他一块,他才擦掉又重新画了,看着他认真的样子,我也放了心。

下课后,我想这一段都讲圆,如果他没有橡皮,以后肯定会影响他的学习,如果直接给他一块,又会影响他的自尊心,怎么办呢?直到下午第二节课下课,我找到了他,说老师想让你到商店里帮我买点东西,你愿你吗?他爽快答应了,然后我就说你帮我过东西后作为回报,我奖你一块橡皮,他开始说老师不用了,但是我还是看到了他的眼睛一直盯着我手中的`橡皮,我就说,这是因为你帮助了我,所以才奖给你的,他就欢快的去帮我买东西了,不一会,他拿着买的东西来到办公室给我,我把橡皮奖给了他,就让他走了,我看到他高兴的拿着橡皮飞快的跑去,笑声一直洒在他的身后。

我相信,在今后的课堂上有了这块橡皮,他的学习会更主动、更努力。

小学教学随笔2

数学作为开发人脑资源,培养创造力的主力学科,对课堂氛围,小学生集中精力,进入角色的速度要求尤其高,数学课的导入能以最少的话语,最少的时间,使小学生进入数学王国,并且能承上启下,温故知新,激起学习欲望,又能联系以前知识,为进入学习高潮作准备。

一、用悬念导入

在导入新课时,教者巧设悬念,精心设疑,创建“愤”、“绯”情境,使小学生有了强烈的求知欲望,能促使小学生自觉地去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使情、知交融达到最佳的状态。例如:在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老师先写出一个数“321”,问小学生这个数能不能被“3”整除,经过计算后,小学生回答:“能!”接着老师让每个小学生自己准备一个多位数,先自己计算一下能不能被3整除,然后来考考老师,每个同学报一个数,看老师不用计算,能不能迅速判断出哪些数能被3整除,哪些数不能被3整除。这时,教室里气氛十分活跃,大家似乎都想来考倒老师。但老师对小学生所报的多位数都能快速准确地判断能否被3整除,小学生们感到十分惊讶。接着,老师进一步质疑:“你们自己不用计算,能准确地一眼就看出一个数能否被3整除吗?”小学生们一个个摇摇头,都被难住了。此时,掌握新知便成了小学生们最大的愿望。

二、巧用迁移

数学学科的特点是逻辑性、系统性强,新知是旧知的发展和深入。巧用旧知导入新课,常能收到良好的效果。例如:在教学“认识几分之几”时,老师先给同学们讲一段“孙悟空分月饼”的西游记故事。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路上遇到一位卖月饼的老爷爷,望着那香喷喷的月饼,孙悟空和猪八戒谗得直流口水。老爷爷说:“你们要吃月饼可以,我先得考考你们”。他拿出四个月饼,说:“四个月饼平均分给你们俩,每人得几个?”两人很快答出。然后又拿出两个月饼平均分给两人。最后他拿出一个月饼问:“一个月饼平均分给你们俩,每人得几个?”悟空和八戒回答说:“半个”。那么半个用一个数表示怎么写呢?这下便难住了悟空和八戒。这里利用小学生们喜爱的西游记故事,很自然地从整数除法向认识分数过渡,利用旧知做铺垫,过渡到新知。真正做到了“启”而能“发”,激起了小学生探求新知的欲望。

三、借用教具导入

儿童的世界是独特的。教学伊始,有目的地引导小学生观察自己熟悉的事物、图画等教具,不仅能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培养了小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应用数学能力。例如:在教学“角的初步认识”时,先出示红领巾、五角星、学校的多边形花池等实物图,让小学生从自己熟悉的日常生活中来寻找角。在教学“比的意义”时,老师出示一面国旗,满怀激情地说:“同学们,今年10月1日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5周年。这是一面国旗,它的'长是3分米,宽是2分米”。然后再引出比的意义。这里,既对小学生进行了爱国主义教育,师生共同营造出无比自豪的“愉悦”氛围,同时,美丽的国旗也使小学生受了艺术美的熏陶。

当然,新课的导人方式还有很多,如讲故事。猜谜语、做游戏、听音乐等。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这一切都要围绕一个目标,那就是为小学生学习新知创造一个愉悦、和谐的教学氛围,激发小学生学习的兴趣,唤起小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创造性,让小学生愿学、善学、乐学。

小学教学随笔3

注意评价的层次性不同程度的学生,我设以不同程度的要求,并分层次评价要求。优等生往往给予高要求的评价,希望他们不满足于现状,更上一层楼;而后进生往往给予肯定、鼓励的评价,增加他们的'自信心,尊重他们的自尊心。教师要把期望带给学生,尊重、理解、宽容地对待学生,相信他们会取得进步,获得成功。给予积极的评价,才能保持他们的积极性,使他们做到勤思,创造力才能得以继续的发展。

小学教学随笔4

打开一年级的数学教材,给我的印象是:它就象是一本卡通故事书,每一课学习内容、每一道练习题都可以用一个小故事来把它表达出来,并把知识融入到学生的生活当中,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相连。光靠一支粉笔和一张嘴来教学是不行的。在实际教学中,我除了运用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教学以外,我还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式和学习习惯,初步学会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和分析现实生活,用数学的方法去解决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还要注重学生独立性、互动性和创造性等方面的培养,怎样才能使学生愿意学并学好数学呢?

1、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愿望刚入学的一年级孩子,大部分都受到学前教育,所以说,他们对数学并不是一无所知,但对于学习数学的兴趣却是不尽相同的因此,在上第一节数学课《生活中的数》时,我先让学生观察他们新的学习环境——教室,让他们寻找教室中的数,又领学生到校园进行参观,寻找校园中的数,然后告诉学生:“这就是数学,其实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使学生对数学逐渐产生了亲切感。

2、有意识创设活跃的学习氛围和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好玩”是孩子的天性,怎样才能让孩子在玩中获得知识呢?我针对每课不同的学习内容,编排设计了很多不同的游戏、故事……如:在上“认识物体和图形”一课时,我让孩子带来了许多物体和图形,先让他们以小组为单位介绍自己带来的物品,后放到一起数一数,看看每种物体、图形各有几个。这样不仅使学生认识了数,还为以后的分类课打好了基础,更培养了孩子的合作学习习惯。再如:上《认识钟表》一课时,先让学生再让学生观察钟表三兄弟的不同长短,后让学生戴上12个数字头饰,进行模拟表演,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让他们自编、自演故事,真正使学生在“玩”中获得了知识。

3、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观察、思考、解决问题.大家都知道本册数学教材的练习题中,有很多题的答案都不是唯一的这就需要我们抓住时机,鼓励学生多动脑筋,勤思考。刚开始,当我问道:“谁还有不同的方法?”时,很多学生的表情都很茫然,所以这时,只要有学生能通过思考来回答问题,不管他答对与否,我都给与相应的鼓励,表扬他是个爱动脑筋的孩子。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当我讲《9加几》这一课时,大多数学生都能运用“凑十法”计算9加几的题目。这时候有一个同学说:“老师我不是这样算的”“那你是怎样算的?”,他把算法说出来以后我当时特别高兴,就借机说:“你真是个爱动脑筋的好孩子,棒极了!”并奖给她一个“智慧果”。然后,我对其他孩子说:“其实算法很多,谁还能做一个爱动脑筋的孩子?”经过这一启发,学生的思维顿时活跃起来,最后一直深挖到根据衣服、袜子的不同颜色来列算式,甚至更有的学生列出了连加算式。从这以后,在每每拿出一道题,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去寻找不同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可见,只要我们能适时抓住机会,并加以正确引导,相信孩子们是有潜能可挖的。

4、培养孩子的生活实践能力许多孩子在入学以前就会做100以内的加减法,但是如果把它们拿到具体的生活实际中来就不是那么尽如人意了。数学如果不能与生活有效地联系起来,那就失去了它本身的意义。所以,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孩子的生活实践能力也是至关重要的。如:上完《认识人民币》课以后,布置学生到书店、超市等地方进行调查,看看它们是什么价钱把它记下来,之后又让学生带来了各种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叫学生扮演“商场小经理”和“顾客”把各种物品按自己的想法买下来。这样,使学生在实践中得到了锻炼,把数学真正融入到现实生活中。

小学教学随笔5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它是人类在生活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的经验、揭示的规律,是人类几千年来智慧的结晶。我们教学生学数学,就是教他们发现数学来源于生活,并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使学生能够在生活中更好的使用数学,把数学同生活融为一体,紧密地联系起来,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新课标》中也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教学,教师要紧密联系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体会到数学的用途,并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因此,教师就应把学生的生活实际与数学学习结合起来,让学生熟知、亲近、实在的生活数学走进学生视野,进入数学课堂,使数学教材变的具体、生动、直观,使学生能切实领悟,发现“数学”这一基础性学科在日常学习、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周围的客观世界,增强数学实用意识。那么,现行的数学教材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体此刻何处?在教学过程中,如何让学生感受它们之间联系?教师就应怎样处理教材,才能体现数学教学新理念,怎样组织教学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呢?现将观点阐述如下:

首先,数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具体体此刻那些方面?

新的数学教材与以往的教材有很大的区别,它不再以单一的学科知识为主,而是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为蓝本,取学生的生活实际作为素材,着眼于小问题,升华出科学性的知识和技能,把学生生活中的鲜活题材引入到大课堂,使得学生融入其中,其乐无穷。如小学低年级课改课程中,开篇以贴合孩子心理的智慧老人、机灵狗、淘气、笑笑等作为主人公,贯穿于整册教材,学生和活灵活现的主人公一齐,畅游数学这个充满智慧的王国,寓教于乐。教材中包括如《人民币》、《观察物体》、《统计与猜测》、《时分秒》等直接联系生活实际的课题,使得学生能够寓学于用,活学活用,乐学乐用,直观而又真切的感受到生活中的数学和学习数学的乐趣和用处。课堂练习的设计,摒弃了枯燥的写写、算算,而是以比一比、赛一赛等游戏形式呈现,学生在情境中充满激情的完成知识练习和个性构成,高质、高效的到达教学目标和要求,体味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其次,如何处理教材和课堂教学,让学生感受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是有用的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

一、创设教学情景,使“数学教学生活化”。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用心性。主要包括:

1.新课导入生活化,激发学习兴趣

枯燥而又干涸的语言环境,会禁锢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使得学习变成生硬的知识灌输过程。然而,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所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教师要善于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在教学中,要从孩子的心理特点出发,设计孩子感兴趣的生活素材以丰富多采的形式展现给学生。以讲故事,做游戏,表演等趣味性的形式导入,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如:在教学《可爱的企鹅》一课时,能够以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看过动画片《海尔兄弟》吗?海尔兄弟经常和爷爷一齐到世界各地去探险,春暖花开的这一天,海尔兄弟和爷爷又登上热气球出发了,不一会儿,热气球飘到了南极,在那里他们看到了许多可爱的小企鹅(出示图片:可爱的企鹅)。这是,海尔兄弟又发现了新的数学问题,同学们,你们发现了吗?小组互相说说,看哪一个小组发现的问题多。”这样,孩子们的情绪很快就被调动起来,投入到快乐的学习情境中去。

2.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

多媒体教学具有直观、形象、具体、生活化的特点,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能够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直观化,使难以理解的问题简单化。如在教学观察物体时,利用多媒体课件能够直观的像学生展示不同方位下的立体图形,学生透过看、想,交流,更加具体直观的了解物体的方位特性。

3.教学例题简单易懂创设生活情境

以往的教师在把握教材是,大都是有什么教什么,不能够灵活的使用教材。而今的数学教学要求把学生的生活经验带到课堂,要求在简单的知识框架和结构上创造性的使用教材,让课堂变得有血有肉。如在一节三年级的《钟表的认识》中,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把加菲猫这个孩子们熟知而又十分喜爱的卡通形象带到课堂上来,生动而又形象地给学生展示了加菲猫一天中的作息时间,让孩子们主动说出主人公每个活动的准确时间,借此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对时间的知识有了深刻的了解。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反应是用心的、热烈的,充满兴趣的,这就使得学生把生活和知识融会贯通,对生活和学习产生了热情和浓厚的兴趣。

4.模拟生活创设情境

既然数学来源于生活有应用于生活,因此,如果在课堂上将学生的生活经验带到课堂上来,那么,就真正实现了生活和学习的统一。例如,在进行《人民币》的教学中,能够为学生创设购物情境,让学生用人民币进行购物实践活动,在此过程中,孩子们不仅仅能够真实的感受到实践的细节,合作的乐趣,而且还能够学习到购物时要守秩序,讲礼貌,用过钱后洗干净手,买自己需要的东西,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等生活经验,切实地在课堂上学会生活。

5.动手操作创设情境

好动是人的天性,孩子更是如此。在课堂上,能够透过让学生亲身体验、实践操作、合作与交流,各种感官用心参与,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操作与表达潜力,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与人合作的意识。如在教学《有几枝铅笔》时,让学生自己动手把铅笔摆一摆,和同伴一齐列算式,实践与合作潜力都得到了最大程度的一摆,和同伴一齐列算式,实践与合作潜力都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发挥。

6.运用实物(挂图)创设情境

直观具体的图和物是学生最为感兴趣和最能调到学生用心性的,生动的图画和具体的形象能够很让学生快乐的陶醉在其中,不知不觉地把知识牢牢掌握。如在教学《找规律》时,能够准备小熊、兔子、猴子、青蛙等生动多彩的形象图片来吸引孩子主动发现其中的规律。“动物园里举行运动会,小动物们可高兴了,你瞧,他们排着整齐的队伍走出来了。”教师分步出示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试着自己贴出图片,说出理由。

创设情境应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合知识背景出发,让学生感觉到所面临的情境是熟悉的,常见的,同时优势新奇的,富搞笑味和挑战性的。使学生在简单和谐的氛围中,用心主动地参与学习,产生强烈的探索欲望,真正做学习和生活的主人。在数学过程中,教师就应充分利用学生的认知规律,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数学的实际,转化“以教材为本”的旧观念,灵活处理教材,根据实际需要对原材料进行优化组合。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加深学生对“身边处处有数学”的体会。

二、研究生活中的数学,使数学课堂教学生活化

数学教学不单单是为了把书本上的知识教给学生,而是要让学生发现知识及规律产生的过程,长一双充满智慧、善于捕捉问题,发现问题和研究问题的眼睛。所以,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采撷生活数学实例,提炼生活中的实践素材,为课堂教学服务。

1.指导学生发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数学,既能够帮其积累数学知识,更是培养学生徐锡数学的最佳途径。低年级的学生数一数路上的交通灯、家里的凳子、家用电器的数量,比一比身高、体重,认一认周围的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明白中高年级学生观察数学美,如形体美、结构美等。感受生活中数学无处不在,养成主动发现数学问题、学习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的好习惯。

2.挖掘生活素材丰富教学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课本上所展示的知识相对来说是十分单一、静态的,那么,如果把学生的生活经历拿来作为素材,就能够丰富课堂气氛,使课本知识和生活经历更好的结合起来,让学生整体、客观的感知数学,在生活中灵活的用数学,到达相辅相成的作用。如在教学小数的好处时,能够让学生自己去留意或收集平时的学习用品或生活用品的价格资料,如一枝铅笔、一块橡皮的价钱,或者一条毛巾、一斤葱的价钱是多少,在课堂上把这些资料展示出来作为题目资源,学生自然会觉得十分亲切、真实,培养其热爱生活的精神,也能在课堂这个小小的空间里感受生活中的数学给自己带来的乐趣。

3客观展现生活中的数学原形

在进行教学时,让学生从自身的生活经验出发,搜集资料,了解生活,提炼生活。例如在教学《出租车上的数学问题》时,教师没有自己把资料展示给学生,而是让学生在课前自己搜集搭乘出租车的有关资料,如出租成的起步价,每公里几家及等待时间与价格之间的问题,熟悉了解这些问题后,学生在课堂上大胆的发表自己的见解,使得课堂成为师生、生生之间生动交流的平台,种种生成性的问题在交流与研讨中产生。学生借此走进了生活,又了解到了生活中的数学,真诚成为了生活和学习的主人。见解,使得课堂成为生动交流的平台,产生很多生成性的问题。学生借此了解了生活中的数学,真正成为了生活和学习的主人。

三、数学练习生活化,做到学以致用

设计生活化的问题,让数学从生活中走来,再将数学知识回归生活,既能让学生感受生活化的数学,用数学眼光看待周围的生活,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数学的魅力,增强学生生活中的数学意识,又有利于发掘每个学生自主学习的潜能,这对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用心性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数学课程标准》中也指出:“学生能够认识到数学存在于现实生活中,并被广泛应用于现实世界,才能切实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学习数学知识,是为了便于更好地去服务生活。应用与生活,学习致用。因此,在课堂教学结束后,能够设计贴合学生口味的实际行的练习,培养学生运用的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潜力。与实践活动、生活问题相结合。

1.具有生活化、应用性的练习

《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教学中,教学就应努力发掘出有价值的实习作业,让学生在现实中寻求解决方案。因此能够设计具有可操作性、趣味性和开放性的练习,让学生喜欢主动地完成。如低年级学生年龄小,形象思维占优势,喜欢生动形象地事物。因此,能够使用过关游戏、儿童乐园和数学王国等形式,激发学生的热情和兴趣,高年级学生能够进行实际生活中数学问题的探索研究,找到最佳解决方案,改变学习和练习是学生负担的状况。

2.数学练习的合作性和实践性,使学生自主完成

现行的数学教材使得教师不断思考,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性与合作性。为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与实践潜力,为构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个性和品质,能够定期让学生以班或组等为单位,制作资料丰富多彩又充满生活乐趣的《数学手抄报》或《数学墙报》,学生自主收集生活或透过图书、网络等发现的数学问题或数学常识,透过交流、研讨,制作出趣味性、综合性、启发性的报纸,学生易于养成主动发现数学问题、自主交流合作解决问题的习惯。

3.学科生活结合综合发展

学生能够在已有基础上,把生活中发现的已解决或尚未解决的数学问题,道听途说的或充满趣味的数学问题,透过《数学日记》的形式记录下来,不限制资料和形式,根据自己的兴趣,自主获取数学知识,使得数学练习更具有时代性、自主性和个性。学生对发现和探索生活中数学问题的潜力更加深入。

4.评价生活化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

以往的数学评价往往只是单一的等级评价,只是起到了调查反馈学生的学习状况,以调整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枯燥而又起不到对主体的激励作用。而生活化的数学评价,恰恰弥补了这些。在对学生知识的掌握状况作以评价之余,从学生的解题思路、潜力、习惯、情感、品质等多方面进行综合性评价,表扬优点,提出不足,指出方向,使学生在真实而又生活化的情境中认识自我,肯定自我,树立学习的信息,大大提高了学习数学的用心性。如对认真踏实、书写工整地的学生评价:你的作业书写的真漂亮,批改起来可真是一种美的享受啊!继续努力吧,相信你必须会更加优秀!对聪明而又马虎的学生:你的想法可真不错,但是却出了问题,好好查一查,看看问题出在哪里?期望你告别粗心,和细心交朋友,老师相信,你必须会成功的!等等诸如此类的语言,会让学生更爱学数学,更会学数学。

总之,在新课程理念下,我们的数学教学,需要靠教师用心的为学生创造条件,在教学中为学生尽可能的创设生动搞笑、贴近生活、富有生活气息的生活问题情景和练习,把生活实例融入数学,数学问题回归生活,做生活中的有心人,认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切实体验到“生活离不开数学”,“人人身边有数学”,用数学能够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透过贴近生活的评价方式激励学生学数学,从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和浓厚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潜力和解决问题的潜力,让学生学习有用的数学,学会用数学。

小学教学随笔6

数学内容走进小学生生活,让小学生感悟数学的价值。力求做到数学源于生活,并用于生活,让小学生感悟和体验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生活中处处要用到数学,必须认真学好数学。

(一)寻求知识背景激起小学生内需

小学数学中的许多概念、算理、法则等都可通过追根寻源找到其知识背景,教师在教学中要努力把数学知识向前延伸,寻求它的源头,让小学生明白数学知识从何处产生,为什么会产生。在此基础上再来教学新知,小学生就会产生一种内在的学习动力。

(二)利用生活原型帮助小学生建构

众所周知,数学学科的抽象性与小小学生以形象思维占优势的心理特征之间的矛盾,是造成许多小学生被动学习的主要原因之一。其实,佷多抽象的.数学知识,只要教师善于从小学生生活中寻找并合理利用它的“原型”进行教学,就能变抽象为形象,小学生的学习也就能变被动为主动,变怕学为乐学。

(三)用于现实生活领略数学风采

在数学教学中,我们不仅要让小学生了解知识从哪里来,更要让小学生知道往何处去,并能灵活运用这些知识顺利地解决“怎样去”的问题,这也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和归宿。

小学教学随笔7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学习习惯,应该是小学教育的重要内容,事实上小学每堂课都十分注重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和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不然一苗未正,何以成材。而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处于童年晚期,这个时期的孩子的心理发展处在一个从幼稚走向逐渐成熟的变动时期,在这个时期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尤为重要,可以使学生到中学学习时事半功倍,一生受益。

1、应要求学生制订学习计划,改变学习的无序状态,减少学习的随意性,不要老师被老师牵着鼻子走,使学生的学习逐渐由被动转为主动,由自发转为自觉。

2、逐步养成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习惯。

3、养成上课主动作笔记的习惯。记笔记要求学生记重点、记难点,根据自己情况记要点,而不是照搬板书。

4、养成读课外书的习惯。课外阅读量决定着学生知识的广度和浓度。阅读量大的学生进入高一级的学校学习往往接受能力和适应能力都较强。教师应对学生的课外阅读给予指导和检查,使之形成习惯。使学生把读书作为一种人生乐趣,一生以书为友。

二、转换课堂教学方式,增加课堂知识含量心理学研究表明

小学高年级学生在认知能力方面有了相当的发展,能运用概念进行抽象思维,求知欲特别旺盛。他们不满足于课堂上拖沓的节奏和单一的信息刺激。教学中教师应注意以发散的方式增加一些新知识,来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习兴趣,扩大知识面。为进入中学打好基石、增强学生的适应能力,注重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学生自信心、意志力等非智力因素往往决定学生到中学后能否很快适应的主要因素。在小学高年级段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教师要改变那种一包到底的保姆式教育。

1、首先在观念上要为学生灌输独立意识,让学生意识到自己和教师一样是独立的个体,学习是自己的职责,自己要为自己行为负责,一分勤劳一分收获。

2、加强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在教学上要舍得放,多给学生一些思考和想象的空间,会合理安排学习时间,而不是当教师放手后无所适从。要把独立自学能力的培养作为课堂教学的终极目标,在数学教学过程中适当加大教学密度,增加练习数量,真正做到精讲多练,多些拓展,少些模仿,多些独立,少些依附。

3、把教育的触觉深入到学生的心灵。使他们从小学会乐观积极地对待学习,增强自信心,积极地面对困难,切忌在小学阶段就让学生产生厌学情绪,我想,当每个清晨小学生睡眼惺忪,争开眼睛第一句话就说:我想上学,窃以为那才是我们教育的最大成功。

小学教学随笔8

现行的数学教学大纲中,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这两条走向成功的“腿”都已经提高相当重要的程度。笔者几年的教学实践也证明,积极的非智力因素可以推动和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培养好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能使数学教学得心应手。就此,本人想谈一点浅见,以待指教。

一、注重实践教学,创造成功条件

激发学生兴趣刚拿到数学新书时,总爱不释手地翻来覆去浏览,积极的兴趣的倾向是朦胧兴趣的开始,那完全如何把握契机,把这种积极的心理倾向设法转化为一种积极的真正兴趣,无疑这当中上开始的课尤为重要。

二、设计育人情境,内化学生情感,使生亲师信道

积极的情感能提高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的活动能量,从而提高工作和学习效率。学生听课也伴随一定的情感,而学生的情感往往同他对教材的领会程度,对教师教学的兴趣密切相关。

三、教学内容的最佳呈现,需要教师读活教材

多年来,我总是努力使每一个40分钟的教学,成为学生掌握知识的一种认知过程;努力把教师的外部指导内化为学生的能动活动;总是在怎样才能唤起学生更深层次地思考和如何才能引导学生主动地探究新知识上下功夫,适时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努力使学生不仅长知识,能力也得到训陈和培养。而且从小就能受到一些简单的数学思想方法的教育,这对提高学生的素质无疑帮助很大。要做好以上这些,我认为教师必须深入钻研教材,准确地理解教材,驾驭教材。否则,都是空话。这是因为呈现在学生面前的教科书不同于一般参考材料或其他一些课外读物,它是按照学科系统性结合儿童认知规律,以简练的语言呈现数学知识的。知识结构虽存在,但思维过程被压缩。学生看到的往往都是思维的结果,看不到思维活动的过程,思想、方法更是难以体现。这就需要教师对教材内容的呈现进行精心设计和加工,通过教学实践,体现数学本身那种令人倾倒的丰满的内容,体现思维过程和思想方法。为此,作为数学教师,不仅要使学生掌握书本上看得见的思维结果,更要让他们参与那些课本上看不见的思维活动过程。因此,我的体会是教师必须熟练地掌握教材。通过教材,使自己先受到启发,把教材的思想内化为自己实实在在的思想,把教材读活。让自己从书本中精练的定义、公式以及叙述等的背后,看到数学本身本来丰满的面容,找准新知识的生长点,弄清它的形成过程。这样,我们才能使学生不仅获得真理的条文,而且更能使我们的教学过程真正成为人与人、前辈与后代、数学家与学生之间的活生生的思想与情感的交流。否则,教师自己头脑里没有一个完整的知识结构,没有思维过程,把课本当成一本死书,照本宣科,那么就不可能把知识的来龙去脉搞清楚,不可能把知识的形成过程很好地展现开来,那学生也只能是死记硬背、机械模仿。这样的教学也一定是既没有生机,也没有深度。不可能使学生的知识形成网络,更谈不上让学生主动建构。因此,教师熟练地掌握教材,把教材读活,是使数学教学成为思维活动教学的前提,也是提高我们教学水平的前提。

教师理解教材,解教材的思想,有一个完整的认知结构(暂时),并不等于学生也理解、解和有。学生不是靠我们头脑里的数学思想方法就可以掌握新知识的,而是靠我们教师把自己的思想变为行为。学生是通过我们的语言、我们设计的教学过程、创设的思维空间到达知识彼岸的。同时,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能否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完全依靠教师的主导。

不论我们教师对教材挖掘得多深,理解得多么透彻,把教材读活到什么程度,但如果不能对教材进行很好地加工、处理,不能把理解的落实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不能对课堂教学过程进行很好的设计,那么,对学生学习来说,都等于零。教师也只能是哑巴吃汤圆——自己心中有数。因此,我认为:教师还必须遵循教学规律,紧密结合实际,选取恰当教法和教学手段,把教师的`思维内容转化为学生的思维内容。教师先受到启发后,再通过老师去启发学生。如果教师只停留在自己理解,而不善于教学,那教学效果一定不好。因此,我非常重视在提高自己驾驭教材能力的同时,提高课堂教学的设计能力,努力使自己的思想方法很好地体现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努力使自己真正成为课本与学生之间的活生生的中介。只有这样,学生才能通过老师的课堂教学,掌握该掌握的知识,具备该具备的各种能力,提高应有的素质。因此,我认为教师熟练地掌握教材,把教材读活,设计出合理的教案,并在实际教学中灵活地加以运用,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根本保证。

总之,教师读活教材,熟练地掌握教材,是我们备好课、上好课的前提和保证。有这个前提和保证,我们才能把知识的形成过程弄清楚,讲清楚,才能给学生设计一个广阔的思维空间,为他们主动构建认知结构奠定基础。有这个前提和保证,我们才能解知识形成过程中所运用的思想方法,才能有机地渗透给学生,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全面完成小学数学教育任务。

小学教学随笔9

前些天,去他校上公开课时,排在我前面的一位老师,为了激励孩子们在课堂上积极表现,允诺给孩子们一些精致小巧的记事本。而待到我上课时,孩子们仍意犹未尽,纷纷围着我:“老师,如果我这堂课好好表现,你会给我们什么奖励啊?”

我不由地愣了,我从来没有想过孩子们会主动提出这个要求,况且学生上课学习不也正是理所当然的事吗?我不由地脱口而出:“为什么还要奖励呢?上公开课是多么难得的学习机会啊,你们不仅学到了很多宝贵的知识,还能得到锻炼,如果表现好,老师自然会大大表扬你的……”孩子们并不能理解我的用心,一听到没有奖励,他们叹了口气,一脸失落地望着我,甚至已有个别孩子不情愿去上课了,一旁的主任见此,赶忙“救火”:“有奖励,认真表现的都有。”孩子们瞬间兴高采烈……

而在即将上课时,也不时有孩子对我说:“老师,你看我坐得多直,学习工具老早都准备好了,你一定别忘了给我奖励啊!”他们人小鬼大的模样让我忍俊不禁。

其实,这些孩子的要求并不高,一个小本子、一块橡皮、一支笔都能让他们欣喜满足,可看那一张张稚嫩的小脸,目光中流露的鲜少是对知识的渴望,他们对老师的表扬肯定也不以为意,他们向往的只是一个个小小的物品……这不由得引起我的深思。

平日里,为了激励孩子们努力学习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我也会对表现良好的孩子进行奖励:每周对表现优秀的小组分发精美的明信片,对平日里表现突出的班干部发崭新的作业本,对期末考试成绩优异、进步突出的孩子赠送笔记本……这些小小的奖励,在我和孩子们看来更多的是一种肯定,是一种至高无上的荣誉。有了精神上的动力,孩子们不断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努力向前。

物质奖励,重在激励,而非物质本身。当放大了“物质”,孩子渐渐会感受不到获取新知的快乐,视野渐渐狭隘,目光局限于物质本身,而忽略了精神的需求,这样过早功利化的心态不由得让人心生悲凉。

今后在实行物质奖励时,我要明确告诉孩子最可贵的是你学到了知识,你得到了大家的认可与欣赏,你实现了自己的价值,你做了件有意义的事……而非得到了一样物品。物质是生活中必不可缺的,但心灵上的富足、充实、愉悦才是最终的目的,它们比具体实际的物质更有价值,更值得我们为之付出努力。

小学教学随笔10

为了营造“创新教育,高效课堂”的教学氛围,促进中小学专任教师树立反思意识,养成反思习惯,总结课堂教学经验,交流课堂教学感受,从而提升教师专业技能,打造高效课堂,提高教学质量。按照教体局关于开展中小学教学随笔评比活动的要求,xx中心校制定方案,认真组织,扎实开展评比活动,各校也都按照要求积极开展了撰写教学随笔活动,现将评比活动总结如下:

一、参评情况

(一)参评率。按要求,所有专任教师都要参加评比活动,按照现有任课教师数,应上交作品81篇。其中,初中24篇,中心小学15篇,二小22篇,袁爻13篇,高村7篇;实际上交作品77篇,其中,初中23篇,参与率95.8%;中心小学14篇,参与率93.3%;二小21篇,参与率95.5%;袁爻12篇,参与率92.3%;高村7篇,参与率100%。全区总参与率为95.1%。

(二)下载率。经过对所有上交作品的审阅,发现大部分作品为网上下载。其中,初中下载14篇,下载率60.9%;中心小学下载9篇,下载率64.3%;二小下载18篇,下载率85.7%;袁爻下载11篇,下载率91.7%;高村下载7篇,下载率100%。上交作品中,网上下载的共59篇,下载率76.6%。

(三)合格率。教体局于11月份下发了《关于对上报纸质材料公文格式进行规范的相关说明》,并要求各校认真组织学习。在教学随笔评比活动方案中,又对上报作品的格式要求进行了强调,但各校仍没有严格按照作品格式要求上交材料,尽管有的作品是原创,但仍不符合格式要求。其中,初中合格9篇,合格率39.13%;中心小学合格5篇,合格率35.71%;二小合格3篇,合格率14.29%;袁爻学校合格1篇,合格率8.33%;高村学校合格0篇,合格率0.00%。全区共有18篇作品基本合格,总合格率为23.38%。

(四)推荐率。按照教体局分配任务,xx需上报15篇优秀教学随笔参加教体局评比,经过反复筛选,除去网上下载的59篇作品外,从基本合格的18篇作品里又选出14篇,经过进一步修完善后,推荐参加教体局评比。其中,初中推荐6篇,推荐率26.09%;中心小学推荐4篇,推荐率28.57%;二小推荐3篇,推荐率14.29%;袁窑推荐1篇,推荐率8.33%;高村推荐0篇,推荐率0.00%,总推荐率为18.18%,没有达到推荐作品数。

二、存在问题

(一)不重视。各校虽都安排布置了此项工作,但重视不够,没有严格按照活动要求扎实开展校内的评比活动,整个活动校长不管不问,上交作品不看不评,完成时间拖拖拉拉,不看质量,只凑数量,导致评比活动没有起到应有的效果。开展一项活动,如果不是中心校及时督促,恐怕忘记的可能性也是有的。

(二)不负责。各校虽有活动的具体负责人,但没有认真履行好自己的职责,对教师上交的作品不审阅,不把关,任其网上下载,甚至个别业务领导的作品都是网上下载。这是什么态度,又怎能树立表率。我们一再要求不准下载,必须原创,而我们的一些领导和老师就是把这些要求当成耳旁风,还总是以忙为借口,随便下载一篇应付了事,说到底就是态度不端正,任何借口都是狡辩。

(三)乱抄袭。作为教师,从教经历中,都会发生过精彩的教育故事;课堂教学中,都会有满意或不足之处;与学生的交往中,都会有令人难忘的往事。如果让每位教师叙述教育往事,总结教学经验,反思教学过程,一定是津津乐道,有自豪,有遗憾,有困惑,有感动,甚至可以编辑成册。但为什么就这么一篇随笔却把我们给难住了?我觉得不是我们的.老师不会写了,也不是不知道写啥了,而是懒了,懒得动笔了。试想,如果我们不严格把关,拿着抄袭的作品去参加比赛,结果会如何?丢人!可笑的是,在上交的抄袭作品中,还有10个教师的作品一模一样。不仅抄袭还心存侥幸,如有雷同,纯属巧合。更可笑的是跨学段的英语学科竟然抄袭的一样,真佩服她们的智商。

(四)搞应付。说到应付,不仅仅体现在这次的活动中,我们的学校在很多工作中都存在有应付思想。教育工作来不得半点马虎,更不允许有应付心理,我们面对的是学生,我们从事的是育人事业,对待任何事情都必须认认真真,开展各项工作都必须扎扎实实。要时刻牢记我们是教师,我们对待工作的态度就两个字,认真。

为了把局党委“岗位练兵,校长比武,争先创优,特色建设”精神落实到行动中,我们必须理清思路,端正态度,细化目标,明确职责,规范管理,切不可浮躁,更不能应付。作为校长一定要有担当,一定要率先垂范,切实履行好自己的职责,带领全体教师,扎扎实实练兵,认认真真比武,积极争先创优,抓好特色建设,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推动学校各项工作再上台阶。

小学教学随笔11

常听有人说,老师有什么,不就是那么几节课,每年有两个大假期,多么清闲啊!其实,这恰恰是他们对老师工作的不理解,他们不懂得几节课的背后需要超出几节课几倍的辛苦,需要超出几节课几倍的时间来看作业,需要超出几节课几倍的时间研究学生,老师手上的工作可以停止,老师心上的工作是没有时间限制的。

老师工作的繁重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繁重的作业,小学在应试教育的重压下,大多数都在搞大量的机械作业,家长逼着看作业,老师忙着批改作业非常疲劳。二是复杂的学生问题,现在,社会对教师的要求高,家长对孩子的.期望高,而孩子的思想十分复杂,这就给老师的工作带来了太多的艰难,面对社会众多因素造成的问题学生,要求老师一个解决,老师搜肠刮肚,心里劳累,不言而喻。

老师工作的繁重更多地是体现在下课后,心理的沉重负担上,这种工作的无形延续让老师全天候工作,这是其他任何一个职业所不具备的。这种工作看不见,摸不着,但自己又说不得。因为,你一说累,就会有许多人反驳,农民会说,你能比我们挖土挥汗辛苦?工人会说,你能比我们机器隆隆辛苦?商人会说,你能比我们风险奔波辛苦?

有苦不能说,只能埋在心中。

小学教学随笔12

现今,英语教学越来越受到重视,在小学开设英语课已成为发展趋势。作为一个英语启蒙阶段的教育工作者,我们有责任使每个学生学好英语,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充分调动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让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学习和发展,一步一个脚印,最终都有所学。

英语语言有三个方面,即语音、语法以及词汇。语音是根本的,语法和词汇都是通过语音得到体现的。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学好发音是十分重要的第一步。只有学好发音,才能听懂别人说的话,也才能让别人听懂你说的话。只有学好发音,才能把所学的语言材料以正确的`形式在脑子里存储下来,以正确的形式使它重现,从而加强对语言的感受,最有效地掌握语法和词汇,提高实际使用的能力。因此,学好发音是不可缺少的第一步。从第一节英语课开始我就渗透语音教学,教给学生发音,强调发音要领,持之以恒,以听说为主方向,让学生在有意和无意中真正感受到英语。

学习英语的另一块基石就是词汇,不管是听说还是读写,都离不开词汇,所以,一定要重视词汇教学。一是让学生自己通过课本插图、我去引导明确单词中文意义,二是学生自己看清单词字母组成、利用音图拼读出来;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自己借助字典学习,我给予指正。在巩固记忆方面,采取定期听写、随机复习的方式。教学中的游戏对巩固教学有很大作用,可以让学生在快乐的游戏中自然地学英语。学生产生了学习兴趣,我的教学也比较顺利了。

在课堂教学、课后复习时,我对自制力强、学有余力的学生“放手”让其“自学”,并要他们帮助其他同学;对有一定自制力、有一定知识和能力的学生给予辅导,组织他们一起学习;对自制力较差、知识和能力水平低的学生重点辅导,并组织其他学生帮助他们。我鼓励学生之间一起学习、交流,以促进他们的学习。

作为一名小学英语教师,如何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学好英语这门语言,教育教学中有太多的东西值得我去深思,去探索。通过三年的工作实践,我认识到,小学英语教学不应该只满足于对单词、句型和语法的概念化解释和程序化分析,那样只会使教学内容平淡、课堂气氛沉闷,使学生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英语学习中来,使他们原有的兴趣和信心很快丧失殆尽。

小学教学随笔13

参加工作已经十多年了,原以为当音乐教师相对于其他职业来说压力会小点,可现在看来不然,当音乐教师也并不轻松。当然,在压力背后也有快乐。

一、教学中最大的特色或经验

这么多年的教学,也有了很多经验。比如,在各个单元内容的教学中,我不会仅仅局限于课本中的素材,而会尽可能、大量的去寻找课外的与本单元或本节课有关的知识、音乐等等,我希望结合课外的知识让学生们有更广阔的视野与更加丰富的体验、感受。在课堂上,当教学生演唱时,我会去主动关注学生的声音,学生演唱时,有时他们会偷懒,在学生心里没有“什么叫好听的声音”的概念。我认为,好听的声音必须声中带情,把情和声融合在一起,我很多次在课上模仿学生懒惰时的声音,让他们自己去比较,这时基本上学生都能领悟到什么叫有感情的'声音,也能很快的改过来。

二、教学中最大的困惑

在教学中,尤其在教学欣赏课时,我有时无从下手,我到底让学生在欣赏课里学点什么?分析曲式,对于一、二年级学生来说犹如听天书,根本听不懂。所以一到欣赏乐曲时,很多学生不能去关注乐曲,我想原因出在我身上,我不能带领学生很好地听,这也是我最大的困惑所在。

最后,在教学上,我最大的愿望也跟其他音乐教师一样,能成为一名优秀的音乐教师,面对学生,面对教学能得心应手;面对学生,能教给他们更多的音乐知识。音乐课能给他们带来无限的快乐,这也是我做教师最大的心愿。

小学音乐老师教学随笔3

我从事音乐教学已经十多年了,我们学校是农村初级小学,多媒体进入校园才是近两年的事,由于班级较多的缘故,再加上我们学校就只配置了2个多媒体教室,所以不是经常有机会进行多媒体教学。通过用幻灯片教学的几节课,我发现: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能够直观、生动、形象地展示教学内容,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特别是在进行音乐欣赏课的教学中,学生在有动感画面的支持下欣赏音乐,就能很快的进入到音乐所表达的意境中,感受到音乐给人们带来的美的享受,更能激发起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便于学生从感性上更好地认识音乐,体会音乐。这样就节省许多讲解的时间,课堂形式更多样化。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作为老师,特别是音乐教师的我们,就应该考虑一下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把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起来了,学生才能够主动的进行学习。但是,如果我们不分课程,一味的追求PPT教学,就会出现课堂上热热闹闹,学生轰轰吵吵,而不能真正的掌握知识,也达不到真正的教学目的。所以,我们在教学中要有针对性的、有选择性的制作课件,避其缺点,扬其优点。

我认为一节好的优质课,应该是让学生在轻松的课堂氛围内学会和掌握本节课的知识,在课堂中尽量使教学内容形象化和趣味化,融知识于娱乐之中,使学生学的轻松。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去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呢?

首先,在导入新课时我们应该注意,一定要能够调动学生的兴趣,牢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就现在小学生的现状,很多学生都迷恋流行歌曲,那么,在导入新课时,我们要尽量找一些内容健康、富有感召力的流行歌曲或者是语言来引起学生的共鸣,调节课堂气氛。

其次,课堂提问要有技巧性和趣味性。课堂精心设计问题,既要考虑到学生可能需要的考虑时间,同时还要考虑到问题的趣味性。实际操作中,要注重启发、引导,多用鼓励性语言,尽可能激发学生的成就感,切忌讽刺挖苦,以免学生产生对立情绪,从而失去对音乐这门学科的学习兴趣。

第三、激发学生的兴趣,使课堂真正活起来,让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上真正动起来。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在师生不断交互实践过程中,才能产生和发展人的认识;只有在能动的实践过程中,个体才能作为一个开放系统不断地吸取外界信息;正如一个名人所说:一个人的兴趣所在就是他的力量所在。

小学教学随笔14

本次活动侧重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学生在整个综合实践活动中所需材料和知识,除了在教师帮助下获取外,学生主要通过以下途径获得:

一是综合运用有关图书资料;

二是查阅电子资料或直接上“信息高速公路”获取信息;

三是进行调查采访,如调查我校的学生课下活动安全等情况;

四是通过相关的实验数据呈现出来,如对学校内的主路施划分道线,了解学生靠右走的情况等。

因此,在本次综合实践活动中培养了学生在开放性的环境中多渠道获取、收集信息的能力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学生在亲身实践中,懂得了做人做事的道理,培养了合作精神和人际交往能力。同时,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掌握了科学的.学习方法,在自主获取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学会了学习,学会了观察与分析,在实践中得到发展。

当然在活动中有个别学生的主动性和探究欲望还不够强烈,有少数学生还不善于交流,有些小组组长的组织策划能力还不够强,同学之间的团结协作还体现不够。如何激发学生的自主性和探究欲望,如何加强过程的指导和管理,如何更有效地体现综合性学习的综合性、实践性、语文性和开放性,还有待于我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进一步地探索与实践。

在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当前学生在校自由支配时间不多,休息日学生被动应付;农村学生,条件有限,学生搜集材料的渠道很少。对此,我采取了两点解决办法:从各方面、多渠道来激发学生的实践兴趣;争取学校和微机老师的支持,发动学生网上阅读,搜集材料,进行学习。

还有,这节课的教学中,课的设计上也有不尽人意的地方,教学指导性语言不够精练准确,有些地方还让学生按照教师的设计在进行,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我会认真的听取各方面的意见,认真的反思自己的教学,使自己的教学更进一步。

小学教学随笔15

小学低年级儿童有意注意开始发展,而无意注意仍起着重要作用。因此,作为一名低年级教师,我深深感觉到:如何在教学中有效培养孩子的注意力,对于上好一节课和今后的课堂教学至关重要。

一、巧妙利用形象直观的教具

加拿大心理学家佩维奥通过实验发现,抽象材料只能用言语加工的形式编码,而形象材料既有言语形式编码,又有表象形式编码,形成了双重编码效应,从而提高了信息的存贮数量和质量。再则低年级儿童不能独立产生表象,所以要巧妙利用外部提供的现成表象。所以根据教材的实际内容巧妙利用形象直观的实物,模像等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逐渐培养孩子的注意力。

二、教师语言要生动活泼

低年级儿童喜欢生动有趣的,具有故事性的语言。这样的语言可以调动学生的形象思维,激发学生的认知兴趣,从而使注意力集中。在课堂上,经常以故事性的语言尝试教学,让我感觉到孩子的注意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持续较长时间。

三、非语言表述手段的有效利用

课堂教学中,除利用教具和有声语言外,教师都会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非语言行为,如表情,眼神等,它和语言表达相辅相成。加强师生情感交流的同时,适时提醒注意分散的孩子,让孩子的`注意力更集中,更持久。

当然,培养孩子课堂注意力的手段不是仅仅这些,需要我们发觉和尝试的还有许多,它们也不是独立发挥作用,而是需要相互配合相互融合。只有有效利用,才能达到培养注意品质,提高学习质量和良好心理素质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