淳美女性范

位置:首页 > 情感 > 阅读

初中教师随笔(集锦15篇)

阅读8.02K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说到随笔,相信大家肯定都不陌生,随笔是一种散文体裁,可以抒情、叙事或评论。想看看大家都在写什么样的随笔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初中教师随笔,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初中教师随笔(集锦15篇)

初中教师随笔1

在与孩子们相伴的日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在边揣磨边前行的路上,我的专业成长提升了一步,随之心有点滴。如何能让孩子们的语文能力不断地提高?在日常教学中要从哪些方面着手?我总结如下:

一、检查预习,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初中课堂容量大,因此,在每节课前我都要求学生预习,每一堂课刚上课前,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随后请一位同学来回答问题,必要时给予适当的奖励或是表扬(如评选预习之星)。这样以来,学生们的积极性被提高了,每个孩子的心里就像揣了一只小兔,他们是既希望被老师点到又怕被点到。于是在一般情况下我都会请中下游的学生来回答这样的问题,偶尔也请比较好的。让那些在家里没有预习的学生能够在老师检查别的同学的时候,注意力高度集中,能够在有限的.时间里认识尽量多的汉字。

二、多维度,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

在生本教学理念下,我深知引导学生自读、自悟、合作交流的方式学习,并通过个人、小组等方法,由表及里、层层深入、探究主题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多维度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采用各种教学策略和手段,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引导、引领他们通过多读、多写、多说、多听、多交流、多积累,来丰富学生的语言文字,提高语文综合素养。备课时,领会生本理念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学习的主动权实实在在地交给学生;上课时,相信学生,根据不同内容,合理的“引”,关注心灵的碰撞,智慧火花的迸溅,学生灵感的生发,这样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的知识,化解重点、难点,诱发学生对学习的激情达到学习的愉悦、快乐之目的。

三、利用艺术魅力,创造美丽的课堂

初中生有较强表现的欲望,特别是表演欲望、动手的欲望,在教学中如果能利用这一点做文章,有时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合理地安排学生进行绘画或是穿插进歌曲、游戏,不仅能很好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而且能更深地理解课文的内容。

初中语文教学是一长期的不可松懈的工作,需要我们每一位教师倾注所有精力和热情,让我们为之继续努力!

初中教师随笔2

作为一名刚刚工作第三年的青年教师,新教师,摆在我面前的问题常常有很多:如何才能从庸常的工作中脱颖而出,成为同行中的佼佼者?这是我常存于脑中的画面。同时,作为一名音乐教师,我常常想我的课堂何时才能“独具精彩,与众不同”呢?工作之余,经过大量的阅读与实践,以及向有经验的老教师请教经验,我从“教育观念”“教育研究”“教改实验”三个层面进行了深入浅出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慢慢明白了成为“有魅力的音乐教师”的小小秘籍。

现代的教育,既要求严谨又不失活泼。教师的教育观念是想成为一名优秀教师,魅力教师的从教、立教的奠基之路。教师的价值观,课堂观,评课观,绩效观,学生观,人才观,质量观,教学观等等都显得尤为重要。 因此,教师需通过种种修炼来提高自身的魅力,才能在这个日新月异的社会中脱颖而出。以下我就这一问题谈谈自己的浅见。

一、教师人格的修炼。

一个教师的品德修养、知识经验、教育和教学态度等,对学生的社会化与人格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可以说,教师以其全部行为和整个人格影响学生人格的发展,这种影响主要通过教师日常的言传和身教来实现。因此,教师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必须注重自身人格的塑造和提升。

作为教师,要以教学的艺术魅力抓住每一位学生的心,使之受到感染与鼓励,从而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对知识的热爱,对理想的追求。因此,做专家型教师,首先要知识渊博。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创新能力绝不是凭空能产生的,必须以扎实的知识为基础。现代教育对教师知识的层次、结构、体系都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其次,要具备教师教学所特有的能力。教育家叶圣陶说:“教是为达到不需要教”。

每位学生都有着不同的经历,对于教师来讲实际面临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复杂多面体,如何引导他们组成一个凝聚向心力、成为奋发向上的集体,是教师的重要职责。作为团体领导者的教师必须是民主的、合作的,并富于同情心,从内心深处爱学生,爱教师这一职业。唯有如此才能教育、感染学生懂得爱他人,懂得学会做人。教师只有营造自由、民主的氛围,营造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氛围,才会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产生创新思想并付诸创新实践,素质教育才能真正体现“以人为本”、“以生为本”,并立足于创新的智慧型教育。

教师应注重不断地提升自身的人格修养,以高尚的师德建构人格力量。将教育的科学性、艺术性有机地结合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通过自身的言传身教去感染学生,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内化为自己的学习观、价值观、人生观,不断进取,成为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正如“教师的人格就是教育工作的一切。”

我认为,教师要提升人格魅力,做学生喜欢的教师。以下可供参考:

一是要真诚待生,严格要求自己。教师首先要真诚,每个学生都有一个神秘的内心世界,教师要想步入神秘的世界并不容易。我想,最重要的是尊重学生,平心静气,心平气和,因势利导,变对立为平等,化怒气为微笑,这样才能使学生信任老师。教育学生不是演戏,不能搞双重人格,只有真正发自内心,表里如一,言行统一的美好品德,才能在学生身上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

二是要有丰富的文化底蕴。要使学生敬佩,必须要具备广博的学识,丰富的经验,在育人之前先育己。适时地给自己加油充电,增强自身的文化素养。教师不但要熟悉本专业知识技能,还要掌握系统化、控制化、信息化知识技能,能熟练地驾驭教学手段,能灵活地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的知识,更有效地引导学生快速高效地学习。同时还要清楚地意识到:谁不及时充电,不继续参加学习,不掌握新知识、新技术就会被时代淘汰。

三是培育健康的心灵,完善教师人格品质。教师要敢于解剖自我、了解自我、承认自己的不足与缺陷。老师要以“平常心”对待一切事物。教师要接纳他人,以诚待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老师要扬长避短,培养自己良好的个性。

四是讲究方法,以柔克刚。在与学生的交流中,最重要的'就是讲究方式。对待不同性格的学生,其讲究的方式也不尽相同。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著名的老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这方面堪称典范。陶先生最重要的是把整个谈话过程调整的平等、真诚、亲切,没有一句训斥和说教,显示出了一位教育工作者的胸怀和风范,我想,关键是要放下架子和学生平等起来,用平和的语调去和学生对话,用恰当的方式去处理存在的问题。

二、教师学识的修炼。

自古以来,人类教与学的知识就分两种。一种可称为“普遍的知识”,它们往往和实际利益与运用没有直接关系,而是关系到人类对自己,对世界,对自然和宇宙的一般认识和理解,即现在一般称为“基础理论”的东西。它们虽然不能产生实际的利益,没有实用价值,却对于人性的完善和提高,以及人类文明程度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另一种则是“实用的知识”,也可称为广义的技术。这类知识与社会需要密切相关,具有广泛的实用性,给人类带来直接的利益。显然,这两种知识都是一个现代人必不可少的,但是作为一个教师,真正能吸引学生的,对学生将产生终身魅力的,还是第一种,一种人文科学知识的文化底蕴。文化底蕴不足的教师,永远成不了“大师”,成不了教育家,充其量只能算是一个“教书匠”。

初中教师随笔3

每一天,不经意间,总会有一些不同与昨天的情景翩然而至,总会有一些令人感动和心怀感恩的片段破壳而出,即便我们的生活是如此的平凡和简单。

她,曾经是我最头疼的一个学生。早在她上初一,我教初三的时候,就听闻过她的"大名",心里没有爱,冷漠,喜欢打人,爱穿白衬衫,喜欢物理……这些是她的代名词。我不止一次感叹,还好她不是我的学生。造物弄人,顺利带完初三后,我正憧憬着未来的新初一的时候,在八月底接到领导电话,说那个班的班主任生小孩,让我接班。犹如五雷轰顶,我一下子被打蒙了。开学,我极不情愿的走进教室,本来心里就有抵触情绪,所以脸上就是冷冰冰的,其他同学大气都不敢出,唯独她哈哈大笑,我更是来火。

慢慢的,我发现这个班,女生乖巧,男生斯文,学习认真,老师布置的工作也做得细致,从来不会惹是生非。慢慢的我爱上了这个班级,笑容开始在我的脸上浮现。

不过她并不因为我是新班主任,对我网开一面,开学接连几个星期就给足了我的"面子".刚刚布置一新的学习园地被她撕烂了;刚刚同学们付出心血出的黑板报被她糟蹋了;看谁不顺眼就去抓伤同学脸了;发脾气时把垃圾扔的满地都是,拖把直接从四楼扔下也不管底楼有没有人走过;上文科时常哈哈哈哈大笑,骂学生骂老师;上理科,不自觉的.就插嘴以为自己什么都懂;更厉害的是在体育课上,追着女生打,害得体育老师护着女生跟她上演"老鹰捉小鸡"的一幕……在她心中只要她喜欢的别人就不能触碰,比如她喜欢穿白衬衫,其他人一律不准穿;比如她喜欢物理,其他同学分数不能比她高;比如老师不能表扬其他同学,只要表扬她就攻击。几乎每天一直有她的"戏份",而且她还软硬不吃,根本就无法教育,我深深感到无力。

后来,我仔细的对她进行了一番观察,发现她极自负但又极不自信,她就是一个矛盾体。于是她让我开始思索,怎么去教育这样的学生。我先找来家长仔细询问她的情况,家长非常配合我的工作,讲得非常细致。她其实也很苦,小时候就开始得病,家长一开始还不清楚,知道小学,她有暴力倾向才带她去上海就诊,诊断结果也让人大吃一惊,是很难治愈的多动症,而且是比较严重的情绪躁动。所以她动不动就情绪激动。可怜的她已经吃了六七年的药。家长说到小时候怎么陪她看病,怎么陪她上学,说到动情处潸然泪下。我也禁不住红了眼睛。我由当初的头疼转变为了深深的同情。经过跟家长的一番推心置腹的交谈,我开始更加关心她了,每天早上我都会去询问她吃药了没有,我先要确保全班同学的安全,然后我利用做操的十分钟给她进行心理疏导,让她能有一个愉悦的心情。这样能够确保一上午的有效听课。中午吃好饭,我就把她叫到办公室,让她坐在我边上,我给她讲讲语文的重要性,历史老师给她讲讲历史,让她慢慢接受文科(在她脑海里她觉得文科一无是处)。然后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把她的一点小转变夸大,然后进行全班表扬。慢慢的我发现她的脸上开始出现笑容了。后来我还跟任课老师交流,让物理老师和数学老师作为"主攻手",多多表扬她,让她有信心。让文科老师也尽量上课的时候给她回答一些简单的题目,让她有事可做,不然她就会扰乱课堂纪律。更加让我感动的是班里其他同学,没有一个同学看不起她,也没有一个同学去欺负她。就算被她欺负了,学生到我这里也只是说没关系的,她生病了,我们不和她计较。多懂事的学生啊!隔三差五晚上打电话给家长,真正形成家校合力,特别是到了初三,她变了,变得安静了,变得好学了,我看在眼里喜在心里。

两年中她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体育中考得了满分,英语她一向不背的,可是在初三,她也开始捧起英语书了,在英语口语测试中获得了27分(满分30分),更可喜的是,在中考中她考到了565分的好成绩,录取了一所很好的大专院校。拿通知单那天,看到她的笑脸,觉得她好美,看到家长的笑脸,家长握着我的手不住的说感谢。与其说家长感谢我,还不说我要好好感谢她,是她让我在班主任工作上又有了一个新的提升。她,我永远祝福!

现在我又踏上了征程,平凡的生活中有着最真实的感动和最朴素的美,生活中的细枝末节里无不流动着点点滴滴的爱与暖,只希望自己能够安静从容的把这一切慢慢的观赏,用心细细的品味。同时,用我的笔把美丽的刹那、感动的心情,一句一句的拾掇和收藏!

初中教师随笔4

转眼间担任小学英语教师已经有两个年头了,在这两年的时间里,我体会到了当一名小学英语教师的乐趣。俗话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阳光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教师是我所向往的职业,我觉得当一名人民教师非常光荣。

作为一名新教师,要把一堂课上好,上成功,那么必须在上课前认真作好准备,俗话说: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要在讲台这个“舞台”上站好,就得作好充分的准备,要了解学生,钻研教材,研究教法,这样才能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组织学生,引导学生,帮助学生达到教学目标。我作为一名年轻的小学英语教师,在任教的两年里,投入了极大的热情,希望打破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从而使课堂教学中师生形成多向的,多中心的互动关系,想方设法培养学生对英语的兴趣,让学生以最好的状态学好英语。在近一年的教学过程中,虽然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也遇到了一些阻碍,发生过一些处理不当的事。

记得有一次我班有一个很内向的女生,由于她的发音有问题,所以在英语课上总是羞于回答。作为老师,我觉得应该平等对待每个孩子,所以课上总是创造机会给她回答。但是有一次在同学的笑声中她哭了。

除了这件事,在日常教学中,还发生了很多值得我反思的事。如对学习不认真,爱捣乱的学生采取一味的批评是否恰当;全班五十几个学生,如何才能让每位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让每位学生都能大胆的说出英语;如何鼓励学生开展正当的良性的竞争,而不是瞎起哄;做游戏或比赛的时候,学生的纪律该如何更好的控制。这些全都是我一直在思考,并希望寻找到解决方法的问题。

经过一段时间的反思,我总结出了几点:

一、不要急于求成,要逐渐渗透,持之以恒。

有时急于求成只会让事情失去本来的意义。特别是英语这个对他们来说完全陌生的语系。在采用一些英语游戏或是chant活动的时候,应以让孩子体会到游戏的快乐为主,不要因为游戏而游戏。小学英语教学的宗旨就是:以培养学生学英语的兴趣为目的,组织教学。心理学家认为:兴趣具有动力作用,也就是说兴趣可以转化为激发人们进行某种活动的推动力。幼儿期的`儿童,由于注意力等心理因素发展不够成熟,他们的学习在很大程度上带有明显的情绪化倾向,当儿童对学习有浓厚兴趣和好奇心时,便会产生情感上的需求。对孩子来说,英语学习是新的认知点,采用生动活泼、有趣味的形式来吸引他们。小学英语课应成为孩子的天堂,千万不要逼他们去做什么,只有他们觉得开心了,才是真正达到效果了。否则,不管硬塞给他们多少英语,他们也不会主动吸收。被动的学习总是会事倍功半。

二、调整好心态,表扬或批评都要恰当,适当的给予激励,让他们有种成功的满足。

教师不应让自己不好的心情影响上课,而要学会控制。在课堂上,教师是几十双眼睛的焦点,千万不能出现心不在焉,或是将课外的不好情愫带到课堂中来的情况。那样会直接影响正常的教学。同时,严厉的批评和强制性的措施都会使学生对英语的学习产生畏惧感,从而学不好英语。因此,爱心对于教师来说也相当重要。兴趣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培养起来的。老师们不该操之过急,而应循循善导,用自身的魅力和设法调动起来的积极活泼的课堂气氛来吸引学生,切忌死板枯燥的教学。

三、对孩子多一点了解,让每个孩子都能快乐地成长

比如刚刚提到的那个女孩的问题就是我对孩子还不够了解。以为给了她机会,给了她鼓励就能够帮助她,其实他们需要老师更多的了解。在那堂课后,我找了那位女生谈话,她说每次她回答问题,总有同学笑她,所以她不想回答。今天是她的生日,所以她不想被人笑。我对自己的疏忽深深自责。我找到笑她的孩子,跟他们讲明道理,然后鼓励她勇敢面对困难。现在,她已经能微笑着回答我的问题了。

我们应该尽可能地让学生感受到成功快乐,让学生发现自我价值,从而树立学习的信心。这对今后教小学英语会大有收获,而学生也会领悟“学英语,悟其乐”。让小学英语教学越来越完善,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职责。每个小学英语教师都应参与其中,融入其中,让其发展成为自己的事业,使学生在平等、和谐、师生合作的教学环境中努力地学习英语,积极地去说英语,灵活地、创造性地使用英语进行交际,实现英语课堂教学中师生间多向的、多中心的互动关系,提高教与学的效率。

初中教师随笔5

新课程理念无疑是咱们现在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该遵照掂旎条法则。一股综合性学习之风便也随之而起,于是,咱们开始引导先生研究历史,研究物理、生物,研究环保,,创作美术作品语文教师成了杂家,变得前所未有的能干,语文课也变得前所未有的奇光异彩。 20世纪80年代,一些名师以大语文主(_zhu3)张和实践来自觉拓展语文学习的外延,使语文教学界逐渐趋向这样的共识:语文学习的外延等于生活。从某种意义上说任何学科的学习都是一种语文学习,但是反过来做就完全错误了。语文学习从言语学习内容上来说从来就是折合的。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言语内容越来越丰富。越来越复杂,具体表现为一方面越来越分Н,另一方面越来越综合。有些时候,咱们怀疑课堂上、尤其公开课上的语文教师还是不是语文教师,上的还是不是语文课。你看,在课堂上要解决生态保护、物种繁衍;要研究建筑与政治历史的关系尤其在仔细研读新课标后,发现在整个新课标中,关于综合性学习是耗笔墨最多的,于是才有了凡公开课必以活动课,尤其是折合活动课为多,唯恐无从体现新课标之新;于是才有了要求先生规划一座大城市、画出一套熊猫邮票的试题;于是才有了利用多媒体技术令人眼花瞭乱的蜻蜓点水的冷落课堂。语文课前所未有的包罗万象,大有一统天下之势。那么语文课与坡键课的分界到底是什么呢?咱们觉得不论选文有多丰富,学科间如何渗透,还是要重提听说读写的训练,字词句篇的学习,这是语文学习的根本,是语文课的灵魂!品酒师与饮酒者的'差异就在于一个品字,语文课应是对语言文字、人文情感的领悟剖析,这是折合性学习所代替不了的,效仿的结果支是无功而返。

在深入学习和逐步推广新课程标准的背景下,咱们初中语教师对新课程标准有了比较深刻的感性认识,从事语文教学已有多年,虽未有大作问世,但对教育教学形式和改革也算感慨良多了。下面就其谈一些拙见。与所有教育工作者共勉。

新课标还主张教师的角色定位应是师生平等对话的首席。在语文课堂学习中,咱们认为应缓提首席,因为抱着电视,看卡通长大的初中先生的生活平台实在太单调、太狭窄了,如果就让他们在这样的平台上自主学习,初中的学制起马应再延长一至两年。我认为语文学习方面的自主学习有赖于学识的储备、生活的积累、阅历的增长,它的合适学龄段起马要到高中阶段。真正有效的教学既不是简单地让学习者占有别人的知识,也不是学习者瞎子摸象,原地打转,而是要在教师桥梁作用掂忑导下建构学习者自己的知识经验,形成学习者自己的见解和真正意义上的相得益漳。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人在阅读过程中,惟独在阅读对象和自己的直接或间接的生活经验产生意义建构时,才能形成阅读者的个人意义,这也正是产生认同和共鸣的根本前提。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相等,一个不懂得观察生活、感受生活的人是无法品味出语文学习的乐趣的。但问题是先生现在所面临的教材,其生活内容常常同先生的生活理论有一定的距离。因此帮助先生建构课文与生活的桥梁,使课文内容与自己的生活经验产生联系,这是让先生走进课文,感受生活的关键所在

初中教师随笔6

1、口诀识记法

初中语文教学中涉及到很多文学常识,枯燥的学习和死记硬背,往往达到不预期的成效,进而也会影响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把复杂的内容缩减,把生硬的文字进行智慧的加工,并用趣味性的方式展示给学生,在加深了理解记忆的同时,也让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活泼起来,可谓一举两得。在七年级第二学期第一单元学到《伤仲永》一课时,介绍到王安石,就不可避免的介绍到了唐宋八大家,对那八个人有些同学总是记不住,对此我很是头痛,于是我仔细观察这几个人名,寻找其中的规律,我编成了一个顺口溜“寒柳三苏欧王憎”,字面意思可以理解为“寒冷的初春,柳树经过春风的多次吹拂才苏醒过来,欧王对柳树这种反应迟缓的状态非常憎恨”,同学们听了这种有趣的解释,会心的笑了,头脑中有了这样一种意象,自然记得牢。“寒柳”指韩愈、柳宗元;“三苏”指苏洵、苏轼、苏辙;“欧”指欧阳修;“王”指王安石;“憎”指曾巩。“寒柳”是唐代,其余下剩五位是宋代的,这样一来,学生利用联想记忆法,很快就记住了唐宋八大家,而且连八大散文家所处的朝代也记住了。除了联想法,口诀记忆也包括其他很多方法,如缩略法、概括法、罗列法、形象法等,教师善于抓住学生的心理,总结教学内容,根据内容的特点针对性的运用各类口诀。

2、轻言拨重法

初中教学中,我们往往有这样的体验,有时阻碍学习的往往不是知识本身,而是学生的畏难心理,影响了学习的积极性,尤其是较难知识点的传授时。对此,我们可以借鉴特级教师林伟彤针对学生刚开始学写议论文时存在的畏难情绪,这样辅导学生:“议论文其实并不神秘,我三岁小孙女也会作议论文。有一次小孙女说‘我最喜欢爷爷了。’(论点)‘爷爷喜欢我,不骂我,买冰激凌给我吃,还带我去儿童乐园玩。’(四个论据)‘所以我喜欢爷爷。’”(结论,与开头呼应)讲完这个例子,学生都笑了,在轻松的氛围中理解了议论文的基本特征,消除了写议论文的畏难情绪,用“四两拨千斤”的幽默艺术可让学生轻松摆脱思想包袱,走出困境。

3、顺手牵羊法

在进入新的教学内容时,运用学生耳熟能详的东西,在适当的时候点染,可营造浓郁的幽默氛围。好的导入往往事半功倍,教师可引入歌曲、广告语、故事等开篇,尤其是流行歌曲的引入,往往一下子就能吸引学生注意力,让学生倍感新鲜,整个课堂也呈现出轻松活跃的气氛。例如在上到第四单元《竹影》这一课时,在课文导入时。我采用了猜谜语导入法,在说出谜面的时候我用《好汉歌》的音调唱出:“你有我有他也有,黑身黑腿黑黑头,灯前月下跟你走,就是从来不开口”同学们立刻端坐起来,注意力高度集中,由影子引出竹影也是非常的自然、轻松。

4、委婉夸奖法

我所带的班上有一位学生,学习成绩突出,口才流利,但语速过快,以至于回答完问题后,有些同学还没有听清楚,于是我打趣说“真是服了你这张嘴了,像发连珠炮一样,让人最终没有搞清楚你说了些什么?”同学们是哄堂大笑,这样的说法既肯定了她的口才好,也委婉的批评她语速有点快。

5、借事夸大法

在课堂上打哈欠是常有的'事,但不能让其滋生蔓延,当看到有同学张着大嘴时,我会说“某某某同学,现在已是隆冬时节,你还想张着大嘴杀生吗?还望你能嘴下留情?”,同学们心领神会(这是要吃苍蝇啊),教室里立刻爆发出同学们的大笑,此同学立刻将嘴闭住,低下头看起书来,睡意在笑声中冲了个一干二净。

6、名人效应法

《星光大道》在节目刚开始时主持人有一句套语,“让我们倒数五个数,五、四、三、二、一”。我在刚上课时,为了巩固前面学习过的表达方式、文学样式、小说三要素时,我会这样说:“哦,欢迎步入语文课堂,让我们倒数五个数,五、四、三、二、一”,学生们跟着老师大声的数着,说完以后,老师问:“语文中的五、四、三”分别指的是什么呢?”老师引导学生总结出:“五”指的是五种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说明、抒情、议论),“四”指的是四大文学样式(诗歌、小说、戏剧、散文),“三”指的是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也可指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那“二”和“一”是什么呢?就是上课“一心不可二用,要一心一意的听讲啊”。幽默不但能活跃课堂气氛,引人入胜,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它是建立在教师丰富的知识基础上,用心教学的体现。事实证明,教师的幽默是赢得学生喜爱、信赖和敬佩的重要条件,也是提高教育教学功效的神奇要素。

初中教师随笔7

中学生物是一门结合文理的综合性学科。在学习中既需要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又需要在其中掺插形象思维。正是为了适应生物这一门学科的特点,就必须要求学生首先要把基础打好,然后再开始拓展逻辑思维。教科书是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的基本材料,所以应把指导学生阅读教科书作为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使学生重视教科书的作用。但是,并不是每个学生都善于阅读,有的学生只是死记硬背,有的学生甚至看不懂课本。因此,教师必须进行阅读方法和技巧的指导。

一、指导学生做好“标、增、注”

为了提高学生读书的有效性,应该指导学生直接在教材上标、增、注。把一句话或某些段落中重要的内容,比较重要的内容,特别重要的内容,关键性字、词,用各种符号标出。鉴于高考要求,仅仅掌握书本上的表面知识不不够的。教师必须指导学生对书上难以理解的内容予以必要的文字说明,增添知识的广度与深度。注:对于教材有些地方必须“前挪”或“后错”才能说明问题的,或是前后知识点有联系的,可批注在旁以备忘,便于阅读时随时查阅。

二、揭示隐含未显内容,引导阅读

学生看书时总是浮于表面,对于一些在插图中隐含、课文中无文字说明的内容往往不容易发现,这时就需要教师从旁指点。例如:细胞有丝分裂图中,隐含着整个时期核内遗传物质变化的问题;光合作用过程图解,隐含着光合作用释放氧均来自反应物的水,葡萄糖中的6个碳均来自反应物的二氧化碳;细胞呼吸图解中,隐含着各种反应物的参与阶段。这些隐含未显内容是学生理解问题、完成习题的障碍。所以,需教师正确并带有启发性的点拨,引导阅读,使隐含内容外显化,学生悟出了书本文字没有表述的内容,有利于提高学生解题能力。

三、专题阅读

对不同章节出现的`同一类知识进行归纳整理,组织成体系,让学生阅读。以葡萄糖为例,教材上出现过多次,把它整理成下列几方面:1、葡萄糖是分属糖类中的几糖;2、葡萄糖的鉴定——斐林试剂;3、葡萄糖的产生——光合作用;

4、葡萄糖的代谢(在人和高等动物体内的代谢--氧化分解、合成糖元、转变成其他营养物质;在植物体内代谢—无氧呼吸、有氧呼吸);

5、葡萄糖在植物和动物之间传递(物质循环和能量传递)。专题性阅读,目的在于使分散的基础知

识形成整体性的知识结构网络,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综合分析能力。

四、利用插图,对应阅读

生物教材中有许多重要的插图、图解把抽象难理解的文字叙述内容加以形象化、具体化、条理化,但学生往往忽略。在教学中要指导学生参照插图、图解,与教材文字内容对应阅读。例如:1 DNA的化学结构、空间结构插图与正文内容对应阅读,由结构特点谈DNA的多样性、稳定性、特异性。讲授细胞膜结构、线粒体结构等都可运用这样的方法;2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插图与文字内容对应阅读,辨认分裂期。通过对应阅读,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文字内容,增加记忆的深刻性。学生在考试时遇到文字题,图马上呈现在脑子里,帮助回忆、表达,遇到填图题更容易填注。要引导学生边看插图边阅读课本,养成有图必用的习惯。

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往往是通过对比的方法而使认识得到深化的,对比能够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在阅读时,要鼓励学生多对易混知识进行对比,以利掌握和记忆。例如:注意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比较、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的比较、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的比较等等。在布置给学生比较内容的同时,还要教会学生采用适当的比较手段,如列表比较等。

五、指导学生在读书中学会“提纯”

生物学教材中基本概念与定义较多,而且表述抽象,学生往往在理解上存在一定困难而不容易记祝如果学生在阅读中,学会归纳、概括和“提纯”,就能增进对概念、定义的理解,便于记忆。有丝分裂的分裂期各个时期的特点在书本上有一整页的内容,由于这段课文写得比较抽象、烦琐,所以很不容易记住,但如果在阅读中指导学生学会对这段文字进行分析,提纯要点,用简短的文字归纳出各个时期的特点,帮助学生记忆。如前期:“两‘核’消失两‘体’出现”;中期“辨认染色体的最佳时期”;后期“染色体数目加倍”;末期“两‘核’出现两‘体’消失”。

初中教师随笔8

初中化学是学习化学的启蒙阶段,十几年的教学,让我在学生如何学,教师如何教的问题上深有感触,故值得深思。

实验课,是老师们都觉得难以成功驾驭的课堂,通常是老师喊破嗓子,学生糊糊涂涂做实验,甚至有些学生只是凑热闹,重点知识及注意的问题没掌握,老师也白费劲,一节课下来,没什么收获。下面对曾经的一节分组实验课进行分析,让大家体会一下这节实验课的妙处。

在学了有关二氧化碳性质的知识后,学生对怎样制取二氧化碳已有浓厚的兴趣,为了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亲自动手操作,加深对相关知识的认识与理解。课题是:制取二氧化碳。教学时设计了如下几个环节:旧知回顾——明确目的——了解重、难点——动手实验——交流展示——实验反思。实验前老师把这几个环节投影在展板上,并让学生按环节进行,老师巡视指导,课堂中学生思考、讨论、相互合作顺利地完成了该实验目。特别是学生在对自己的实验进行反思中,学生积极发言,将操作的正误,实验失误的原因等分析的十分透彻,在这节课上,学生的收获良多。这就是反思实验的成功之处。本节课的'成功之处有两点:

一、反思环节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实验反思,即是让学生对自己的实验操作、实验结果、以及实验的失误原因进行思考、归纳和总结,从中相互学习,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在这个反思环节中,学生能真正的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能解决问题,既培养了学生的自觉观察性、全面性、准确性,又发展了学生的多种思维能力。

下面回放反思环节:

师:“孩子们,请你们对自己的实验操作、实验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以及实验的结果进行反思,如果你实验失败了,请找失败的原因。”先锋组的三号同学说:“我们组先收集不满一瓶二氧化碳气体,反思后,可能是稀盐酸量不够,后来加了酸,就很快收集满了。”本组的二号举手了:我来补充“老师,孙悦同学加酸时,手心没有向着标签。”老师及时表扬了他的细心观察,并向全班同学强调“倾倒液体药品时,手心要向着标签,为什么?飞翔组的付月月准确的答了出来。皓月组的吕文烁反思到自己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结果因装置漏气,没收集到二氧化碳气体;乐学组的周欣然说:我们组先用稀硫酸与石灰石反应,发现反应一会就停止了,后来换了稀盐酸才集满了一瓶……每个组的同学都踊跃反思,在他们的话题中有些是我预想到的,也有些是我没有预想到的问题。从同学们的积极反思与发言中,我发现了本节课的实验目的已达成,重、难点也突破了。我暗暗庆幸:没用老师包办孩子们去归纳总结,而是放手让他们去发现去思考,才有了这节课的成功。这正是实验反思的妙处啊。从而使本节实验课的设计意图得以升华。

二、放开手让学生去实验。

新课程的标准要求:学生不再是鹦鹉学舌的模仿者,也不再仅仅是知识的接受者,而要变成能够独立解决问题的创造者。这一切,都要求学生改变接受式的学习方式,课堂所关注的是学生会不会提出问题,是不是积极思考,是不是在学习活动中获得了积极的情感体验。教学是以学生发展为本,学生是否积极参与是第一位的。所以实践是最好的学习方法,本节课能放手让学生去自主进行实验探究,让学生在实验中发现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去体验解决问题的乐趣,这些都在学生实验反思中得以升华。

本节课的不足之处是:实验反思仅局限于本组,若能引导学生去发现其他组的优点和缺点,相互指正,相互学习,实验反思会更有活力,效果会更好。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教学过程的设计者、组织者和参与者。教师的教学活动应该是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初中教师随笔9

xx画讲究意境之美。大画家吴道子说:“意造景生。”那种“似而不似,不似而似”的意境,以无尽的诗情使观画者产生无尽的美好遐想,成了xx画的一绝。所以,xx画的构图,汲取了太极图之灵韵,用s线将画面分割,大胆留白而绝不填鸭。有时欣赏一幅画,那大块的留白总能使人遐想不断:这里似有一叶扁舟云中去,那里似有飞流瀑布天上来;高处似起农舍炊xx,远处似听风中林涛……观画者在观画,也在创作,是观者和画者在共同创造画作的.美。所以画界有论:“露而不藏便浅薄……愈藏而(境界)愈大,愈露而愈小。”可见,“留白”是何等重要。

xx画有“留白”说,xx戏曲有“虚拟”说,吟诗作文有“悬念”说,目的都是给观众和读者留点遐想和创造的空间。由此我想到了语文教学,语文教学也讲教学艺术,我们的语文老师是不是也应该学习这种“留白”的艺术,给学生多留点想象的余地和创造的空间?用现在的时髦话讲,更多地让学生去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从而读出自我。

语文课上,我们总习惯从字词句篇到语修逻文,从情节结构线索到人物环境主题,给学生讲解的十分具体,分析的十分透彻,甚至编出若干习题,一遍又一遍地训练,硬把作品压榨成流汁灌给学生。我常想,一篇篇美文佳作,与其由他人剖析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之露,还不如让读者自己去感受那“雾里看花”、“水中望月”之美,尤其是读文学作品,美的感受是不能统一的,任何“实”讲都代替不了作品的神韵。所以有时xxxx苦苦整出一个实化的课件,反而使作品失去了美的价值,一目而了然:啊,原来不过如此。我站在实实在在的岳阳楼上,总也感受不到“衔远山,吞长xx”的气势,更无“渔歌互答,此乐何极”之乐。我游了桃花源,硬是寻不见“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加上沿途小贩不停的叫卖声扰耳,一点身居“世外”的感觉都没有,我直呼上当,发誓再也不去桃花源。但我明白,作者并没有弄假。常言道,风景美如画,无疑画比景美。又言道,画出诗意,自然说的是诗意比画更有神韵,景随情生,无情则无景,你不走进陶渊明,自然寻不见世外桃园,这只能自己读作品去品味,哪能由他人硬拽去的道理。所以,文学作品总是留给读者许多想象和创造的空间。

茅盾先生曾以“蛙声十里出山泉”为题请白石老人为画,老人只在画纸上点了几只小蝌蚪于两石激流中奔游,留出大块供遐想的空白,使人仿佛听到十里之外的蛙声一片。这是“留白”的经典。语文老师不妨学学xx画的“留白”艺术,不要堵塞了学生再创造的思路。

少着墨,多留白,语文教学一定“意造景生”,变得妙不可言。

初中教师随笔10

一、初中数学教学的现状

(一)教师教学的方式比较单一

在课堂教学这一方面,教师只是简单地利用教材讲授知识,并没有利用多种丰富的形式对复杂的知识进行详细解释。讲课方式比较单一,并没有引起学生预习和研究新知识的兴趣,导致学生在课堂上表现不够积极。

(二)目前的初中生对数学的教学方式缺乏激情

在初中阶段,学生放肆、无拘无束,容易叛逆,所以这个时候的家长和教师都不会太过严厉地要求学生,生怕激起学生内心的叛逆情绪。所以初中生还是喜欢学习自己能够做好的学科,对于数学这样比较抽象、比较深奥的学科,学生一般缺乏兴致,这就会影响学生学习数学的时间和态度,进而影响学习效果,影响数学教学。

(三)教师与学生之间缺少互动

教师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他们需要和教师进行沟通交流,找到学习的便捷方式,了解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明白学习的重点。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师生之间很少进行交流,在课堂上,师生之间减少沟通,学生就会很难了解到老师的解题思路,就会加大学生的理解难度,同时也会加大老师的'讲课难度,拖累讲课速度,影响教学。更为重要的是,师生在课堂上缺少交流,就会使学生的注意力不集中,影响课堂教学氛围,进而影响教学效果。

(四)缺少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教学活动

素质教育的重点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但是,目前的教学活动只是为了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并没有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教学活动和教学环节,完全脱离了素质教育的教学要求。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中,对学生素质教育需要一定的外界压力,教师和学校要认识到素质教育的重要性,让学校和教师主动进行素质教育。

二、初中数学教学中素质教育的实施策略

(一)教师要改变教学观念

树立素质教育的理念和师生同为主体的观念。坚持素质教育的理念,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主要目标,有益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加入培养素质的内容,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教育,同时,坚持师生同为主体的观念,有助于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创造性思维和激发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例如,教师给学生出几道难题,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做出来,然后老师让不同的学生依次上讲台讲解自己的答案和思路。老师和其他同学认真听讲,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可以提问。这样既可以让学生把答案讲得更详细,也可以平衡老师和学生的关系。

(二)要提高教师素质

良好的人文素质修养有利于数学教学中素质教育的实施,教师的素质直接影响教学的效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会影响学生的数学成绩,还会影响学生其他的方面,例如:学习积极性、学习方式、学习兴趣等。所以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至关重要,这对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十分重要。

(三)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培养学生的素质,其中的重要环节就是要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能感受到数学的魅力,这给学生带来了无限的乐趣,能够引导学生独立自主观察和研究数学。所以它有利于学生观察生活,发现问题。把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去,既重温了数学知识,又培养了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其实,在进入实践活动后,学生就会发现越来越多与数学相关的知识,也会不断地发展创造性思维,提高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四)培养初中生的创新精神

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时,要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学生在不断探索的过程中,形成新的思路,创造出新的观点和想法。再将新的观点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不断创新和改革。例如,学习环境可以由课堂转移到课堂外,在这样的环境中,有大量的事物等着学生去开发,为学生的创新性思维的发展提供了外部环境,有利于学生创新开发新的事物。

三、结束语

面临新课改的背景,面对新的教学要求,初中数学教师一定要注意改变以往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策略,寻找合理有效的教学方式,改变初中数学教学现状,努力研究出进行素质教育的有效策略。

初中教师随笔11

真正踏上六楼,才感觉到自己原来已经初三了。

是的,初三了,从一楼到六楼,从初一到初三。

全级300多人,像扑克牌一样都被重新排列,然后一张张地抽去各个不同的班……我被编进了六班,隔壁同样是快班,五班。两个快班不可避免地编在了同一层楼。看名单是,我一下子就发晕了:5个好朋友中有4个去了五班,就只剩我一个孤零零在六班。当时我就想,怎么能像打扑克时遇到同花顺却少一个?

夏天正飞快地过去,我有时会呆呆地看着窗外穿过来的阳光下的尘埃在飞舞,暗自惊叹,转过身却碰到一个同样出神的目光,但又立刻闪开了。初三的补课岁月特别漫长,也特别难熬。看着讲台上讲得不亦乐乎的老师,我却自顾自个地转起了手中的笔,手中的笔就如一个无穷大的时间转盘,不停旋转,却从不在我手中停息半秒。

日子似乎很平淡,每天想陀螺一样旋转在作业之中,没有喘息的机会,我很羡慕地看着前排男生每天都眉飞色舞的谈论着昨晚的足球赛,那份潇洒永远都不会出现在我身上。同桌的小女生在低头地拼命做啊做,有好久都没有在书堆中看到她有点苍白的脸了吧?看着雪花般地纷踏而至的练习,我突然感到一阵眩晕的感觉。好怀念上一年的秋日,那时的'秋日,暖暖的,真叫人觉得温馨,我和小A就在老师眼底下肆无忌惮地传着纸条,还不时挤眉弄眼地做着鬼脸,照小A的说法,那也是挑战权威的一种吧。我想,友谊和青春就这样在纸条中挥洒,理想和现实就这样在纸条中传递。记得前天在楼梯口碰见小A,我十分惊讶活泼的她现在竟有些羸弱的气息。

我的初三,不知会是何物?

初中教师随笔12

对教学实践一片空白的我来说,学习《音乐课程标准》,是我提高实践新课程教学能力的当务之急。

中学音乐课是人文学科的一个重要领域,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之一,是基础教育阶段的一门必修课。随着新课程的推行,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一些传统的教学思想、教学方法、教学经验面临严重的挑战。传统的音乐教学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教师是课堂的主宰,把学生看作容器,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只传授知识概念、技能方法,只要求实际模仿。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教师开始关注课堂的民主开放,关注学生主体地位的确立。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主体,为学生创造一个自由的想象和创造的环境,始终使学生的学习处于兴奋之中。音乐教育出现了全新的、可喜的变化。下面我谈谈自己在学习音乐新课标中的一些体会。 音乐课程性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人文性

2、审美性

3、实践性

课程的基本理念分为:

1、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

2、强调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

3、突出音乐特点,关注学科综合。

4、弘扬民族音乐,理解音乐文化多样性。

5、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

在教育变革时期,音乐教育工作者应以学生为本,站在中学生的角度,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改革传统的唱歌课、音乐知识传授课和思想品德教育课,创造性地、灵活地使用教材,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或促进者,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关注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变化,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建立新型的'学习方式。倡导体验、模仿、探究、合作及综合式的学习,强调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创设便于师生交流的教学环境,建立平等互助的师生关系。这一切,旨在改变过去单向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启发学生在亲身体验或实际模仿的过程中,怀着探究的兴趣,主动学习。

我国的音乐教育,长期以来过分强调了它的知识性,而忽视了它的艺术性。显然,这种注重“知识”忽视“艺术”的教学模式,已不适应现代教学理念,与新课程标准也是背道而驰的。因此,在音乐教学中,更多的是要让学生“审美”。学生在审美过程中,为音乐所表达的真善美理想境界所吸引、所陶醉,与之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使音乐艺术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启迪智慧、情智互补的作用和功能得到有效的发挥,以利于学生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长此以往,学生们必然会在“审美”的艺术教学中受到熏陶,从而用他们的“爱”去感染身边的人,最终使这个社会是一个充满美的社会。教师应从学生出发,多营造一些发现美、传播美的良好氛围。

所以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还要再努力、再学习,为其终身热爱音乐、热爱艺术、热爱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初中教师随笔13

对刚接触物理的学生来说,唯一的基础材料则是现实生活,这就要求教学活动必须围绕着学生生活、科学、技术和社会来展开,教师要抓住时机不断地引导学生在设疑、质疑、解疑的过程中,创设认知“冲突”,激发学生持续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便能顺利地建立物理概念,把握物理规律。例如:在讲声学和光学时候,可以问为什么打雷和闪电明明是同事发生的,为什么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再听见打雷的声音?这样学生通过不断地设疑,不断地质疑,有利于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会在生活中发现各种各样的物理现象和规律,为下一步学习物理学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教师教学中要“敢放”“能收”。新课改下要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就初中阶段的学生所研究的题目来说,结论是早就有的。之所以要学生去探究,去发现,是想叫他们去体验和领悟科学的思想观念、科学家研究问题的方法,同时获取知识。所以教师要相信学生的能力,让学生在充分动脑、动手、动口过程中主动积极的学,千万不要只关注结论的正确与否,甚至急于得出结论。学生实验及有趣的小实验,也是现实生活的一部分。我发现,学生对实验的兴趣是最大的,每次有实验时候,连最不学习的学生也会目不转睛的看着实验,物理教材中有许多学生实验及有趣小实验,既生动又形象,能使学生在分工合作,观察、记录、分析、描述、讨论

等过程中获得与概念、规律相联系的感性认识,引导学生探索新知识。千万不要因实验仪器或教学进度的原因放弃实验,而失去一个让学生动手的机会。有趣小实验更能发挥这种作用,激发他们探究新知识的积极性,让教学内容事先以一种生动有趣的方式呈现出来,可以充

分调动学生的感觉器官,营造一个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使学习的内容富有吸引力,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讲授声音的发生时,可让学生用手摸摸自己的喉咙,让学生惊奇的发现原来每天都听到的声音是由声带的振动而产生的.等等,这样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在掌握物理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了解这些知识的实用价值,懂得在社会中如何对待和应用这些知识,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和应用能力。

总之,物理知识和科学技术、社会生活息息相关。关注现代物理科学技术的新科技、新成果、新动向,都能使使学生真正了解到物理知识的实用价值,使物理教学过程成为学生愉悦的情感体验过程,让学生感悟到实际生活中的物理的奇妙和规律,从而激发学生勇于探索科学知识的最大潜能,真正实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初中教师随笔14

一、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

1、树立探究意识,积极正确引导

探究并不是盲目探究,而是有目的有计划性的探究、在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首先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探究意识,为学生设立一个问题情境,让学生从中分析探究,寻找探究对象并深入思考提出解决方案,从而达到提高锻炼学生探究能力的目的例如在人教版初中数学教材中,有关于“圆”的教学内容,主要是通过讲解点与圆、圆与直线之间的位置关系,从而进一步引入关于圆与多边形、如何利用圆计算弧长和扇形面积、圆周率等概念、课本内容无形和教师有形的引导,潜移默化间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在初中数学中探究能力十分重要,运用得也非常普遍、教师要深刻认识到这一点,对于基础知识细讲深讲,保证学生能够充分理解,对探究知识则粗讲,以学生探究为主,教师只起引导作用、

2、坚持多元理念,实现因材施教

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学生与学生之间是存在着个体差异性的,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客观公正地看待每一个学生,不单方面注重成绩,而是看重学生的能力、在这点上,可以针对学生个人情况“因材施教”、例如在勾股定理的学习上,对于自身学习能力比较差的学生而言,教师要适当砍掉一部分较为生涩的内容,要求学生从基础抓起,反复套用基础知识;而对于部分自身学习能力比较强的学生而言,要适当引入课外知识,让学生不断探究学习、

3、激发学习兴趣逐渐深入学习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不断开展学习活动,提高学习效率的最佳方式,只有保证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高度集中,才能够让学生对于知识有所了解,从而产生探究心理、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在课堂上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课后做好教学和课后活动之间的过渡、以人教版初中数学教材中“轴对称”教学内容为例、教师在课前要收集很多不同种类的轴对称图形,以便让学生能够充分了解到轴对称这个较为抽象的概念、知识是需要加以运用的,因此,当学生对轴对称这一概念有所理解后,将这一概念引入生活中去,让学生自己去领会什么是“轴对称”、在这个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的印象,一举两得、

4、提出课后反思养成良好习惯

只有反思才能进步,古语有云“吾日三省吾身”,通过不断的反思,才能发现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出现的缺漏和错误,适当地进行修改,并及时地进行创新,保证教学方式能够与时俱进,在反思中进步,在进步中升华、这里提出的反思,不仅仅是教师对于自身教学方式的反思,还包括学生对于自己学习过程的反思,反思今天所学的内容中哪些还没有掌握,哪些需要再做进一步的探究,在哪些方面还做得不够好、但是基于初中生处在一个特殊的年龄阶段,教师要适当地给予提示,让学生学会反思、在学完了勾股定理之后,我们可以为学生布置以下课下研究:(1)通过各种方式来整理收集验证勾股定理的方式方法,并鼓励学生通过拼图的形式来探究其特点;(2)由x2+y2=z2存在整数解(3、4、5;5、12、13;…),你能猜想xn+yn=zn(n>2的整数)是否存在整数解呢?通过一系列数学活动的开展,为学生研究数学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资源、

5、利用合作学习提升探究能力

合作学习是对学习知识进一步探究的基础,只有通过相互合作、讨论,才能在同学之间获取更多的知识和思维方式,从而进一步激发探究心理,实现探究能力的训练和提升、小组合作中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协调能力,但是,固定的小组合作模式不利于学生之间能力的培养,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小组的分配和成员的选择,可以结合在日常学习中的观察结论,将个性鲜明的学生分到一个组,激烈的思想碰撞往往能够生出美丽的学术火花;或者将学习能力较差和较强的学生分到一个组,先进带动后进,促进学生共同进步;或者采用抽签的方式,随机安排组员,让学生不断更换小组成员,锻炼学生的交际能力和合作能力,而且,常常与不同的组员合作,更有利于探究精神的进一步开发、在这里我们同样以人教版初中数学教材为例,以“三角形”的章节内容为例,三角形的学习为之后勾股定理的学习做了铺垫,因此,“三角形”这章的内容属于基础内容,需要学生认真掌握、但是由于个体差异和课堂时间的`有限性,教师不可能做到对每个学生的掌握程度有充分了解,这就需要组员的帮助、通过小组成员对于三角形的探究来加深自己的学习,从而弥补课堂的缺漏,争取赶上整个课堂进度、通过这个过程辅导的学生可以进一步对知识加深理解,而学生则可以解决自己的遗留问题更好地学习、

二、结语

初中数学是一门抽象性和逻辑性很强的学科,对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有很大帮助,加上新课程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新教学理念的提出,给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环境、教师要从教学内容入手,运用小组合作的教学方式,采用多元化的教学理念,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探究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在课后自我反思,实现探究能力的培养和锻炼、与此同时,要注意不断完善教学评价体系,让学生能得到客观公正的评价,在未来的创新学习过程中遇到挫折迎难而上,积极进取,最终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综合素质较高的国家栋梁。

初中教师随笔15

新一轮课程改革,让数学教学充满了新的活力。同时,也应当看到,由于大家对新课程尚处于探索阶段,到底怎样去进行数学教学,众说纷纭,使人有种无所适从的感觉。许多观点虽然很独特,很新颖,但操作起来,好象又很不好把握。尤其是透过听一些课,隐隐觉得我们此刻的数学教学开始走向新的极端:一味的课堂对话,一味的强调读和感悟。像这样教学,能否到达课程标准对数学教学的要求

我认为,像这样去教数学,如果用辨证法来看,是不可能有好的效果的。我个人以为,我们千万不能忽视学生学习数学的规律,千万不能忽视教育教学规律,千万不能忽视课程目标的三个维度。如果离开了实事求是,离开了全面地看问题,离开了变化发展的看问题,把什么都来个一刀切,肯定是不行的。教育要全面地遵循它们所揭示的教育教学规律。

因此,新课程中的数学教学,尽力使学生具备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是十分重要的'。习惯是人的第二次生命。数学教学,务必重视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无论是人格上的,学习及方法上的,都要十分重视,努力从多方面去用心引导,从点点滴滴严格要求,严格训练,去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尤其要指出的是,培养习惯,正面引导固然重要,但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习惯养成教育,有时还务必带有强制性。必要时,还需要有教师意志的左右。因为,学生对教师的某些习惯的培养还不能理解到必须的高度,但对他们的成长是十分有益的。

对于中学生来说,以下八个方面的习惯首当其冲:一、主动学习,刻苦学习的习惯;二、细心认真、一丝不苟的习惯。三、勤于动手、动笔、动脑的习惯;四、大胆、大方、大声说话,说普通话习惯;五、爱惜书本文具的习惯;六、好问的习惯;七、在合作学习中用心参与的习惯;八、规范、整洁写字的习惯。

培养习惯,要悉心引导,严格要求,点点滴滴到位。举例来说,培养学生的写字习惯,要让学生写一笔好字,就务必要求有必须速度,务必规范、整洁地写字。还是以写字习惯培养为例来说,良好的写字习惯就具有极强的迁移性。学生把规范整洁地、有必须速度地写字的良好习惯养成了,其他习惯:如爱惜书本文具,学习细心认真,一丝不苟,学习讲效率,讲质量、求速度等等,也跟着上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