淳美女性范

位置:首页 > 情感 > 阅读

李叔同为何剃度为僧

阅读2.1W

李叔同为何剃度为僧,弘一法师俗名李叔同,清光绪6年农历九月二十,生于天津一个官宦富商之家,在多个艺术文化领域都独树一帜,下面我们来具体看看李叔同为何剃度为僧。

李叔同为何剃度为僧1

第一种说法,说李叔同出家是他经历了大富大贵大起大落之后,对人生境遇的觉醒。

为什么这么说呢?李叔同出生在官宦富商之家,当年他们家主营盐业和钱庄,是当时来钱最快的两个行当,所以他从小的生活那是花团锦簇钟鸣鼎食。

7岁起,家里给他请老师,全都是天津最有名的名士不差钱。18岁结婚,李叔同获30万家产另立门户,他选择奉母客居上海。那个时候的他,凭借出众的才华,不仅二十文章惊海内。

更与一众好友是举杯邀月浅斟低唱,成为享誉沪上的浊世家公子。后来留学日本,潜心学艺凡音乐、绘画、戏剧无所不精。

可以说,从出生到留学回国的那30余年,俗世当中的李叔同享尽人间富贵,出尽青春风头。然而1911年,也就是他留学回国的那年,他的命运出现了重大转折。

这一年,随着国内发生巨变,他家的票号倒闭了,数十万家资化为乌有。1912年,他不得不告别灯红酒绿的上海滩,应聘到杭州第一师范任教,从此成为了“工薪一族”。

李叔同为何剃度为僧
  

那段自食其力的日子,生活过得很艰苦。1917年,他的弟子刘质平在日本留学,因为学费没有着落,李叔同曾经写信安慰他。

在信中,他写过这样一段话“每月薪水一百零五圆,上海家用四十圆,天津家用二十五圆,年节另加,自己食物十圆,零用五圆,应酬费买物添衣费五圆”,也就是每月所余二十圆,可供刘质平继续留学。

从信中可以看到,早年在上海千金买笑的豪举,已经成为过往一去不复返。后来的他仅靠微薄的薪水养家糊口,还得精打细算,可以说那个时候的李叔同,人生道路跌到了低谷。

而就在这期间,有人研究发现,当时的李叔同在杭州第一师范任教之余,有一个习惯。他经常一个人到西湖的茶楼品茗,或者经常独自去湖心亭喝茶。

当年的西湖是一个极其冷清的地方,跟今天的西湖是完全不一样。当年的`李叔同,为什么喜欢独自一个人喝着清茶,面对西湖清冷的山水呢?

有人认为,像李叔同这种早有慧根的艺术天才,在经历了人生如梦的巨变之后,他肯定是要细细思考人生奥秘的。人们常说,经历了大富大贵、大起大落的人,最容易大彻大悟。

比如《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就是这样,所以才有了《红楼梦》里的“好了歌”,才有了贾宝玉最后弃家离世,跟随一僧一道远游的身影。根据这种说法,李叔同之所以出家,是经历了人生的大起大落,历经几年的沉思,终于大彻大悟了。

有人还通过研究李叔同在杭州期间所作的歌曲,尝试着解读他内心的变化。比如《长逝》歌,歌词是这么写的“看今朝树色青春,奈明朝落叶凋零。

看今朝花开灼灼,奈明朝落红飘泊,惟春与秋其代序兮,感岁月之不居,老冉冉以将到,伤青春之长逝”。

有人认为,歌词中所谓今朝树色青春,今朝花开灼灼,李叔同指的就是当年的大起,而所谓明朝落叶凋零,明朝落红漂泊,李叔同指的是后来的大落。

后两句感岁月之不居,伤青春之长逝,则说出了他对人生的失落感,又比如著名的《送别》。

李叔同为何剃度为僧2

1916年,他经好友夏勉尊介绍尝试断食法,还写了本断食日记。此后又着了迷,开始吃斋,潜心礼佛。

到1918年,李叔同终于下定决心,受戒出家,法号弘一。今天很多营销号说李叔同突然遁入空门,其实是没道理的。

首先,他起码思想准备了两年,其次,他在出家前把自己的东西分给众人,话剧给了丰子恺,字符金表给了夏勉尊,所刻印章送给了西陵印社。

他还给雪子写了一封信,显然,他是深思熟虑后才决定出家的,绝非外界传扬的。

至于他出家的真实原因,已不得而知。据他最亲近的学生丰子恺说,人有三层楼,第一层是物质生活,第二层是精神生活,第三层是灵魂生活。

丰子恺认为老师已经走过了前两层,他还要往上的话,便只能去宗教里寻觅。部分学者也支持这个观点,认为李叔同是从艺术教育迈向弘扬佛法的普度众生

很多人出家后不问世事,关起门来一心求经,而弘一法师反而主张入世,向民众宣扬佛法。

九一八事变后,他多次呼吁举国抗战,1937年底,面对日军全面侵华,众人皆劝他先避难保命,他四处奔走,号召联合抗战,变卖了所有能卖的东西。

李叔同为何剃度为僧 第2张
  

1939年5月,日军攻陷了厦门,一位仰慕他的日军将领前来拜访,李叔同爱搭不理。来人自感受辱,狂妄的威胁他使用日语与自己交流。

李叔同只是淡淡回应,出家人不在乎生死荣辱,不管这个国家如何贫困,我依然深深爱之,绝不会在危难之时弃之而去,即便最终殉国,也在所不惜。

1942年10月13日,弘一法师圆寂于温岭养老院,死前留下“悲欣交集”四个字,对于这四字的解释众说纷纭,在此也不做过多解读,全凭读者个人理解。

纵观李叔同的一生,成绩斐然,头衔叠满,是集诗词、书法、篆刻、美术、话剧、音乐、宗教于一生的大成就者。

他是风流才子,也是爱国青年,他是艺术教育家,也是高僧,人生的每一步他都走得很认真,在每一个领域都留下了深远影响。

现在网络盛传的评价可能存在部分谣传,但他的绝大多数功绩都是有史可查的。

他的'一生为推动中国近代社会的前进做出了巨大贡献,这是毋庸置疑的。

对日本的雪子,他深感愧疚,这可能也是他选择苦修律宗的原因。因为除此之外,他没犯什么过错,实在谈不上孽障。

但正如那句名言,世间再无李叔同,俗世尘缘已随他烟消云散。

标签:李叔同 剃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