淳美女性范

位置:首页 > 情感 > 阅读

关于邓稼先的故事

阅读7.18K

关于邓稼先的故事,邓稼先是我国核武器理论研究工作的奠基者之一,是我国伟大的英雄,他为我国国防力量的发展现出了生命,是中国核武器研制与发展的主要组织者、领导者,下面分享关于邓稼先的故事。

关于邓稼先的故事1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的枪声响起。22天后,北平沦陷了。日本侵略者召开了“庆功会”。时年13岁的邓稼先无法忍受这种屈辱,当众把一面日本国旗撕得粉碎,并扔在地上踩了几脚。

这件事发生后,邓以蛰的一个好友劝他说,此事早晚会被人告发,你还是尽早让孩子离开北平吧。无奈之下,邓以蛰让邓稼先的大姐带着他南下昆明,那里有南迁的清华和北大教授,还有众多的老朋友。临走前,父亲对他说“稼儿,以后你一定要学科学,不要学文,科学对国家有用。”邓以蛰凭自己的经验寄希望于邓稼先,但这句话在邓稼先的脑海里却留下了深深的印象。

邓稼先的故事及精神:

1、热爱祖国,精忠报国。

1950年,26岁的邓稼先获得美国普渡大学理论物理博士学位后,就立即乘船回到祖国的怀抱。

从1958年8月开始,一直到邓稼先逝世前一年(1985年)的28年间,邓稼先始终站在设计制造和研究中国原子武器的第一线,领导许许多多的学者和研究人员,仅用了6年时间,就成功设计了中国的原子弹;仅用了2年时间,就成功设计了中国的氢弹,创造了当时世界上研制氢弹的最快速度。

邓稼先敏锐地预见到“世界性禁核”的趋势,在做切除直肠癌的手术期间,他拼尽最后的力气,和于敏合著了一份我国核武器未来发展的建议书。

邓稼先的临终遗言是“不要让人家把我们落得太远……”。

邓稼先真正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关于邓稼先的故事
  

2、默默奉献,淡泊名利。

邓稼先是我国核武器事业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为我国的国防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但是,长期以来邓稼先却是鲜为人知的。不仅普通人不了解邓稼先的事迹,就是他的家人也不知道邓稼先的功绩。

原子弹爆炸成功的消息在报纸上刊登后,邓稼先的岳父许德珩向中科院副院长严济慈询问是谁有这么大的本事研制出原子弹,严济慈让许德珩去问自己的女婿——原子弹理论设计的总设计师。

3、身先士卒,不怕牺牲。

邓稼先和他的.战友们,在与世隔绝、荒无人烟的罗布泊日夜奋战。

邓稼先不仅带头夜以继日地筹划计算,还要凭借勇进的胆识和稳健的判断,在关键性的方案上签字。

1982年,身为核武器研究院院长的邓稼先,在井下突然测不到一个信号的危急情况下,坚决不离开,充分体现了他高度的责任心和顾全大局的品质。

关于邓稼先的故事2

两弹元勋邓稼先:为研制第一颗原子弹、氢弹,隐姓埋名、无私奉献。

邓稼先是著名的核物理学家,为中国的核武器、原子武器的研发,做出了突出的贡献,被称为“两弹元勋”。

他和杨振宁既是同乡,又是发小。

如果说杨振宁是绝世天才,诺贝尔奖,名扬天下,锋芒毕露。

那么邓稼先就是默默无闻,朴实无华,但他的成就,两弹元勋,是更加不可磨灭的。

今天这篇文章,就和大家一起来分享,“两弹元勋”邓稼先看似平实无奇、却又波澜壮阔的一生。

1924年6月25日,邓稼先出生在安徽省怀宁县。

他的六世祖邓石如,被称为清代篆刻、书法第一人。

邓稼先的父亲邓以蛰,曾经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攻读哲学与美学。回国后先后在北京大学、厦门大学和清华大学做哲学教授。

8个月大的时候,邓稼先被父亲从老家带到北京,住在中山公园后门附近。

5岁的时候,邓稼先开始上小学。

他的父亲邓以蛰学贯中西,不仅要邓稼先读中国的四书五经,也要他读外国的文学名著。

所以小邓稼先既要背诵《诗经》《尔雅》,又读过莫泊桑、屠格涅夫、陀思妥耶夫斯基等名家的小说。

那时候邓以蛰在清华大学哲学系做教授,同时兼任北京大学哲学系主任,收入很好,家庭条件优裕。

所以邓稼先的童年是无忧无虑,自由自在的。

他和那个年纪的很多孩子一样,既顽皮又淘气,但有时候又显得特别憨厚,还会受到同学的欺负。

1935年,邓稼先考入志成中学。1936年转到崇德中学。那时候杨振宁也在崇德中学读书,比邓稼先高两班。

在数学、物理方面,邓稼先都得到了杨振宁的帮助。这也引起了邓稼先对理科的兴趣,尤其喜欢数学。

1937年,卢沟桥事变的爆发,扰乱了邓稼先平静的读书生活,也激起了他对国家前途和命运的担忧,让他从一个不懂事的顽童,渐渐变成一个有抱负的青年。

也是这一年,邓稼先的父亲邓以蛰身患重病,没有了薪水,家庭生活一落千丈。

1940年,还在读高二的邓稼先,经上海一路辗转到达昆明。

1941年,邓稼先考入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

那时候的西南联大,名师云集,当时的学生很多也在几十年后,成了各行各业的名家。

其中就有比邓稼先高三班的杨振宁。

1945年,邓稼先大学毕业。之后做了一年的中学数学教员。

1946年,邓稼先回到北平,在北大物理系担任助教。他当时的学生,就有他后来的夫人许鹿希。

1947年,邓稼先通过了研究生考试,考上了美国普渡大学物理系的研究生。

1950年8月,邓稼先获得博士学位,并乘坐“威尔逊总统号”轮船回国。

回国后,邓稼先在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工作了8年,这8年,邓稼先和许鹿希结了婚,还生下了一儿一女。

1958年,邓稼先34岁。

经当时的原子能研究所所长钱三强推荐,中科院主要领导人同意后,邓稼先被调到第二机械工业部第九研究院,担任理论部主任。

这是一份万分机密的工作,工作原则是“上不告父母,下不告妻子儿女”。

邓稼先知道,从此之后,因为工作关系,他必须隐姓埋名,不能发表学术论文,不能公开做报告,不能出国,也不能和某些朋友随便交往。

关于邓稼先的故事 第2张
  

后来我们都知道了,他是被选去做原子弹的研制。

然而这在当时,是他的家人都不知道的。

这是天大的荣誉,也是天大的.担子。

那时候条件艰苦,是现在的人难以想象的。

他们从砍掉高粱地,开始建筑施工做起,创业维艰,筚路蓝缕。

作为中国原子弹理论设计的总负责人,邓稼先身上的压力可想而知。

经过一系列艰苦卓绝的工作,1964年10月16日15:00,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威力相当于2万吨TNT。

这一年,邓稼先40岁。

在这之前的1963年,聂荣臻元帅下达命令,邓稼先领导九院理论部研制原子弹的全班人马,转去承担中国第一颗氢弹的理论设计任务。

1967年6月17日,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试验成功。这一年,邓稼先43岁。

在原子弹和氢弹设计中的伟大工作,也是邓稼先“两弹元勋”称谓的由来。

邓稼先的工作,让亿万国人拥有了空前的自豪感和安全感。

1979年,一次飞机空投后,降落伞没有打开,核弹从高空直接摔到了地上。

100多名防化兵到现场寻找,没有找到核弹的痕迹。

邓稼先亲自去找,最终找到弹片,但他自己却受到了放射性物质的严重损害,这次核辐射,直接影响了他的健康和生命。

1986年7月29日,62岁的邓稼先去世。

1990年,许鹿希曾对杨振宁教授说:“中国的原子弹、氢弹等核武器花的钱要比别的国家少得多。”

杨先生默默地摇了摇头,轻声说道:“若搭上科学家的性命来看,就不能这样计算了。”

关于邓稼先的故事3

人物简介:

邓稼先(1924年6月25日—1986年7月29日),九三学社社员,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核物理学家,中国核武器研制工作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为中国核武器、原子武器的研发做出了重要贡献,被称为“两弹元勋”。

邓稼先1924年6月25日出生于安徽怀宁县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1935年考入志成中学,在读书求学期间,深受爱国救亡运动的影响。1937年北平沦陷后,他曾秘密参加抗日聚会。后在父亲邓以蛰的安排下,随大姐去往昆明,并于1941年考入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1948年至1950年,他在美国普渡大学留学,获得物理学博士学位,毕业当年毅然回国。1951年加入九三学社。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82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985年获两项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986年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邓稼先在一次实验中,受到核辐射,身患直肠癌,于1986年7月29日因手术时大出血在北京不幸逝世,终年62岁。1987年和1989年各获一项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999年被追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2009年9月10日入选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名单。2019年12月18日,入选“中国海归70年70人”榜单。

邓稼先是中国核武器研制与发展的主要组织者、领导者,他始终在中国武器制造的第一线,领导了许多学者和技术人员,成功地设计了中国原子弹和氢弹,把中国国防自卫武器引领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关于邓稼先的故事 第3张
  

主要成就:

1、科研成就:

邓稼先是中国核武器理论研究工作的奠基者之一。是中国核武器研制与发展的主要组织者、领导者,被称为“两弹元勋”。在原子弹、氢弹研究中,邓稼先领导开展了爆轰物理、流体力学、状态方程、中子输运等基础理论研究,完成了原子弹的理论方案,并参与指导核试验的爆轰模拟试验。

他自1958年开始组织领导开展爆轰物理、流体力学、状态方程、中子输运等基础理论研究,对原子弹的物理过程进行大量模拟计算和分析,从而迈开了中国独立研究设计核武器的第一步,领导完成了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理论方案,并参与指导核试验前的爆轰模拟试验。

原子弹试验成功后,立即组织力量探索氢弹设计原理、选定技术途径,组织领导并亲自参与1967年中国第一颗氢弹的研制和试验工作。

邓稼先不仅注重科技实验,还格外注重对科学理论的及时梳理和总结。邓稼先和周光召合写的《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理论研究总结》,是一部核武器理论设计开创性的基础巨著,它总结了百位科学家的研究成果,这部著作不仅对以后的理论设计起到指导作用,而且还是培养科研人员入门的教科书。

邓稼先对高温高压状态方程的研究也做出了重要贡献。为了培养年轻的科研人员,他还写了电动力学、等离子体物理、球面聚心爆轰波理论等许多讲义,即使在担任院长重任以后,他还在工作之余着手编写“量子场论”和“群论”。

人物评价:

邓稼先是中国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为了他的'祖国中国的强盛,为了中国国防科研事业的发展,他甘当无名英雄,默默无闻地奋斗了数十年。

他常常在关键时刻,不顾个人安危,出现在最危险的岗位上,充分体现了他崇高无私的奉献精神。他在中国核武器的研制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却鲜为人知,直到他死后,人们才知道了他的事迹。

他是最具有农民朴实气质的科学家。邓稼先敏锐的眼光使中国的核武器发展继续快步推进了十年,终于赶在全面禁止核试验之前,达到了实验室模拟水平。

核工业部为表彰邓稼先20多年来为发展中国核武器做出的重大贡献,为使他那不计名利、甘当无名英雄和艰苦奋斗、舍生忘死的革命精神发扬光大,号召广大科技人员向他学习

标签:邓稼先